12月19日下午,防灾减灾工程系在立德楼102会议室召开了土木工程学院工程防灾减灾科学报告会。参加会议的有防灾减灾工程系的全体教师及部分研究生,会议报告由岳健广教授主持。据介绍,土木工程学院科学报告会已有十余年历史,是学院教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
会上,李鸿晶教授以“高精度近场波动数值模拟方法中的几个问题”为题,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几年在谱单元、高精度数值方法及数值漂移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发展自主可控数值方法和软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杜东升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在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计算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结构在简谐激励、地震激励及复杂材料本构情况下的附加阻尼计算方法作了深入探讨。随后万里教授回顾了国内外压剪实验装置的历史和现状,指出目前压剪实验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介绍了目前学院在建的一种新型4000吨压剪实验机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岳孔教授围绕装配式木结构抗火问题,介绍了其课题组开发的新型墙体用结构覆面板阻燃剂,并在产品制造工艺上做到了原始创新,相关研究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际木材科学技术学会George Marra Award论文一等奖。赵爱国教授结合我国在核潜艇静音控制领域的重大技术需求,介绍了其在水下声学隐身衣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自适应可变声学隐身技术做了展望。岳健广教授针对目前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介绍了其课题组所提的基于声发射检测微观开裂技术,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微观开裂模式判别算法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杨放高工介绍了热成像仪和无人机等新型工具和技术在建筑围护结构整体热工缺陷检测的应用案例。最后刘闯老师、李奔奔老师、徐积刚老师、蔡云竹老师和吴鹏老师分别以“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研究”“基于真三轴试验的复材约束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机理-数据驱动的混凝土桥梁全寿命性能评价”“基于Kriging的输电塔抗风能力建模及其在易损性评估中的应用”“基于粘弹性理论的复合材料结构蠕变性能研究”为题,给大家分享了他们最新的科研成果。
会议现场老师和同学们兴趣浓厚,交流热烈,会议时间延长达两个小时。杨放高工结合其在产业化领域多年的经验积累,对年轻教师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前景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本次学术会议,防灾减灾系各教师们得以充分交流,为进一步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岳健广审核:路遥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