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下午,学院特邀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做客“化学之光·名师讲坛”并做“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催化CO2还原”主题报告。讲坛由白俊峰教授主持,我院教师、研究生、化学“英才班”本科生等2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讲坛。
报告会上,陈小明院士与大家分享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MOFs光催化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的重要进展,着重从活性位点微环境、电荷驱动自组装以及光敏与还原基元一体化三个方面与金属位点调控、多活性位点协同以及质子源的影响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高效光催化和电催化MOFs的分子设计,并对MOFs光催化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应用进行了展望。在互动环节,陈小明院士与我院师生就光催化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MOFs的设计合成策略、机理研究困局以及机理研究人才培养方式等展开了深入探讨。
陈小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先后兼任化学院院长,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主任,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及副主任,国际分子筛协会MOF委员会成员等职务。长期从事功能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主要涉及配位聚合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的设计与合成、结构与吸附与分离(例如烯烃、CO2等重要工业气体分子吸附分离)、催化(例如CO2转化等)、光电磁等功能研究,以及含能分子晶体研究。特别是,他的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创制了由简单易得的咪唑衍生物分子与锌离子构筑的具有天然分子筛拓扑结构、且有永久性孔洞的金属-有机框架(MOF)微孔材料(包括简称MAF-4,即2-甲基咪唑锌,也叫ZIF-8,是迄今国际上研究、应用最多的MOF材料),进而扩展形成具有特色和高稳定性的系列金属-多氮唑框架(MAF)多孔材料。近年,团队还创制了称为DAP系列的高性能含能晶态材料,并推动其实际应用。已在包括Science、JACS、Angew. Chem.、Nat. Sci. Rev.、Adv. Mater.、Acc.Chem. Res.、Chem. Rev.和Chem. Soc. Rev.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多篇;SCI他人引用累计超过4万次,H指数116 (SCI)。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化学奖(2012年)、伊兰花剌子模国际奖(2019年)、日本配位化学会国际奖(2020年)等学术奖励,2014-2021年连续8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用化学家名录。
作者:王倩(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审核:潘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