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法国2019钛金属国际会议组委会的邀请,江苏先进无机功能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的常辉教授率学术访问代表团一行5人(常辉、淡振华、董月成、李峰、孙洋洋),于2019年6月9日-16日赴法国南特参加了第14届钛金属国际会议。本届钛会由来自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名从事钛合金冶金、材料、制造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生物医疗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共同展开钛及钛合金学术交流。来自中国的参会人员130余人。世界钛会议(Ti-2019)是自1968年以来每四年举行一次的第十四届会议。钛及钛合金是高技术领域的核心材料,更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材料,增材制造、集成计算机材料工程等技术的发展极大程度地促进了钛科学研究和工程的进步,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生物医疗等行业对高端钛材及其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钛工业正面临从低端制造逐步向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转型与蜕变。为此,来自世界各地诸多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通过Ti-2019展示钛及其高价值合金的最新消息。

图1常辉教授国内外团队的集体合影
本次会议的主题内容包括提取冶金、熔炼和铸造、半成品加工与构件制造、增材制造与近净成形技术、合金成分-性能关系、微观结构演变、金属间化合物与钛基复合材料、环境行为、宇航应用、生物医学应用、海洋工程石油化工和其他领域应用等11个主题以及墙报报告。会议共设7个PLENARY报告,分别介绍了中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和法国的钛合金研究进展,其中世界钛会组委会中国委员、江苏先进无机功能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新利18彩票 材料学院副院长、新材料研究院副院长常辉教授做了《CurrentSituation ofTitaniumResearch,Developments andApplications in China》的报告。常辉教授在报告中表示,钛已在中国开发了50多年,并拥有完整的研究和工业系统。自圣地亚哥Ti-2015会议以来的四年中,钛研究活动,开发和应用仍然非常活跃,特别是在增材制造,材料基因组工程技术,低成本钛和短制造加工,粉末冶金和近净形状制造技术,海洋,天然气和石油开采中的应用以及消费产品的方向。




图2常辉教授在开幕上做口头报告
同时,本次会议还开设了14个主旨报告(KEYNOTE Lecture),394个口头报告,其中中国学者报告99个,主要从事多孔金属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空气电池性能、高效催化等方面和材料电化学基础研究及金属材料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尤其是在钛、铝等轻质金属合金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对环境腐蚀方面影响方面有深入研究的淡振华教授,在微观结构-性能关系分会场受邀做了题目为“High-stress compressive creep behavior of Ti-6Al-4V alloys with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的口头报告,详细的介绍了淡振华教授近期对于钛合金高应力压缩蠕变行为的研究以及相关结果。


图3淡振华教授在分会场做口头报告
此外,在本次会议中墙报报告总计85个,其中中国学者墙报34个。协同创新中心的董月成老师所作墙报题目为“Corrosion Resistance of Ultrafine-grained Titanium Alloys in Different Corrosive Environments”,协同创新中心的李峰老师所作墙报题目为“Phase transformation of Fe microalloyed Ti-6Al-4V during continuous heating process”,以及协同创新中心的博士生孙洋洋所作墙报题目为“Low cycle fatigue behavior of TC4 ELIalloy with different microstructure”。



图4董月成、李峰两位老师和博士生孙洋洋在分会场的墙报报告
本次会议访问圆满的完成了预期计划和任务,迎合了江苏先进先进无机功能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综合性、研究型、全球化的发展目标,能够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外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的交往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相关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和学习水平。通过本次国际会议与国内外优秀的知名学者和行业大牛进行深刻的学术交流,对科研团队以及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将有着很大的意义和影响,了解当下各行业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成果,开阔学术眼界,加强江苏先进先进无机功能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的学者与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并提高协同创新中心在国际学术领域的知名度。

图5中国区钛及钛合金领域专家与学者合影
作者:江苏先进无机功能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