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简章与专业介绍
阅读次数:发布时间:2022-04-25




2022年新利18彩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介绍电子书


各专业简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前身是材料化学专业和材料物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96年获批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2000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01年设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2010、2014、2018年三次获批江苏省优势学科;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专业,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二期项目;是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单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专业拥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26人拥有博士学位26人,24人具有海外经历24人;教授13人,副教授9人;拥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队伍。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前身系1952年原中央大学及其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化工系创办的水泥及工业用瓷专业,是新中国最早的四个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点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江苏省品牌专业,全国同专业中首家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和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专业拥有以唐明述院士及973首席科学家为带头人、中青年教授为骨干的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专业拥有专任教师人,其中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9人;拥有教育部材料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次,全国政协委员1人,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2人。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质量管理奖以及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培养了以4名院士为代表的7000多名优秀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018年校友会大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三、江苏第一。

复合材料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型专业,1992年筹建。

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有江苏省先进无机功能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无机及其复合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研究成果在国防、5G通信、绿色建筑等领域取得应用。

专业拥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6人,形成一支专业水平高、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起源于原中央大学及其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化工系,是1958年建校时即创办的本科专业,在国内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和知名度。

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在江苏省内一直居同类专业的领先地位。在光/热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先进制造、医用及生物基高分子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

专业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16人具有海外留学进修经历。专业建立了973首席科学家、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双创博士、市“十大杰出青年”、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人才梯队培养支持体系,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军工等科研项目,培养了包括2名外籍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领军人才,获得中石化联合会一等奖等多项部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

金属材料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其前身可追溯至1966年原南京化工学院成立的“腐蚀与防护”专业,目前形成“1+1+1”的专业特色,即金属腐蚀与防护、先进钛合金结构材料与金属能源功能材料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共同发展的局面。

专业1981年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最有特色的金属腐蚀与防护专业,拥有江苏省海洋先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金属材料研究所等平台,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等国外特色工科高校形成密切合作,在钛合金、金属表面工程和文物保护方面做出了强有特色的工作成效。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梯队合理,拥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研究员9人;拥有世界钛会国际组委会中国委员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 6人;服务国家和江苏省重大需求,培养了一批在宝钢、南汽、沃尔沃汽车等知名企事业单位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冶金工程

冶金工程专业创立于2008年,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专业瞄准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紧扣绿色制造时代主题,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智能制造等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极具特色的绿色冶金专业。

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依托江苏省海洋先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中俄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在粉末冶金、增材制造、钢铁冶金和有色冶金等方面做出了极其卓越的工作成效。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10人,副教授14人;先后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培养了一批在宝钢、南钢和沙钢等知名企业单位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教授说、校友说、工小牛说

https://mp.weixin.qq.com/s/gAsdD1VvZYLZEqIzIvW7Yw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