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伯藜助学金”师生座谈会

时间:2014-11-21 来源: 作者:学生处 摄影:张志刚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11月19日下午,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在我校江浦校区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暨受助学生座谈会,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张利伟、行政总监刘萍、项目主管王伟伟、江君莅临出席。我校副校长崔益虎、学生处处长郭万牛、学生处副处长潘运军,负责学生资助及伯藜学社管理工作的老师、“伯藜助学金”受助学生参加了会议。学生处处长郭万牛主持座谈会。

会上,崔副校长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基金会各位嘉宾的到来,向陶欣伯先生及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表示衷心感谢,并对陶欣伯老先生及其代表的基金会近年来在慈善事业上做出的各项突出成绩和贡献给予了盛赞。

潘运军副处长从“伯藜助学金”的评审工作、陶学子的培养教育工作、一年来陶学子所取得的成绩等方面汇报了2014年度“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我校“伯藜学社”作为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实践平台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学校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社会公益、创业实践等社团活动,帮助受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一年来,学社有1位同学获2013年度“伯藜之星”称号;1 位同学被推选为国家奖学金初定人选;20位同学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组织4支参赛队参加基金会组织的2014年度创业计划大赛,2支队伍成功入选共11个队参加的决赛,最终获得三等奖、入围奖各1项;1位同学成功入选基金会创业导师项目;107人次获校奖学金,其中特等奖学金1人次,一等奖学金14人次;83人通过CET4,9人通过CET6;另有多人参加亚青会、青奥会志愿服务工作。

崔益虎副校长对我校伯藜学社在贫困学生活动组织、能力培养、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并提出了要让受助学生把基金会和学校的关爱内化在自己心中、播撒到学校之外的殷切希望。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张秘书长详细介绍了基金会的相关工作,并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我校在培养人才、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合作,努力将受资助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之后,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各位嘉宾与我校伯藜学社受助学生代表就学习、生活、创业进行了座谈,并与学社全体学生干部就社团组织、活动开展等相关工作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文:学生处;图:张志刚;校对:赵蕾)

附:陶欣伯助学基金会材料:

陶欣伯助学基金会坚持教育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创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确立了“资助贫困有志、奖励品学兼优;鼓励回乡创业,服务基层社会”的助学宗旨。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设立的“伯藜助学金”,不仅为高校中从农村来的贫困学子提供四年的经济资助,而且要求受资助学生成立“伯藜学社”,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基金会还提供50元/年的活动经费,帮助受资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能力,拓展素质。基金会还对受资助学生的成绩、行为表现进行年度考核,激励受资助学生认真学习,创优争先。为了鼓励受资助学生回乡创业,回报家乡,基金会还积极举办创业大赛,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承诺对优秀项目进行投资。 2012年我校有幸成为江苏省内16所设立“伯藜助学金”高校之一,并于2012年6月6日举行了助学金签约仪式。根据协议约定,2012年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资助我校2012级新生60名,资助总金额24万元人民币,并实施“一助四年”的跟踪持续资助。2013年5月7日,基金会再次与我校签订协议,资助2012级和2013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0名,资助总金额达48万元人民币。2014年5月21日,基金会与我校签订了2014年度助学金协议,资助2012、2013、2014三个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80名,资助总金额达72万元人民币。

副校长崔益虎提出了要让受助学生把基金会和学校的关爱内化在自己心中、播撒到学校之外的殷切希望。

学生处处长郭万牛主持座谈会。

江苏陶欣伯助学基金会秘书长张利伟详细介绍了基金会的相关工作,并希望进一步加强与我校合作,努力将受资助的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学生处副处长潘运军汇报了2014年度“伯藜助学金”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