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主持的五项科技成果先后通过鉴定,其中食品与轻工学院徐虹教授主持的“微生物源生物刺激素的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郭凯教授主持的“生物基聚氨酯及其关键制造技术”、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薄翠梅教授主持的“反应精馏与有机污染物治理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应用”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徐炎华教授主持的“农药行业VOCs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项目,先后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土木工程学院陆伟东教授主持的“基于建筑-结构融通的现代木结构综合性能提升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项目整体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微生物源生物刺激素的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建立了基于环境胁迫效应和植物表型成像技术相耦合的功能菌株筛选平台,获得具有促生抗逆功能的工业菌株200余株;获得以微生物多糖为主的新型生物刺激素,其中泛菌多糖为国际首次发现,拓宽了生物刺激素的范围;开发了基于模块化通路改造策略的发酵优化工艺,实现了微生物多糖生物刺激分子量的可控制备;建立了基于细胞表面工程的微胶囊智能封存工艺,攻克了液体菌剂不耐贮藏的技术难题,研发了微生物源组合生物刺激素技术(MCBT),实现了配方产品的定制化生产。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认为该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新型生物刺激素筛选、生产和微生物源组合生物刺激素技术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
“生物基聚氨酯及其关键制造技术”项目阐明了生物基多元醇分子结构对高端聚氨酯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以低劣生物质油脂为原料,发明了5种生物基多元醇高性能新产品;发明了生物基多元醇微化工生产新技术及与此配套的新装备,开发了生物基多元醇系列产品的成套技术,并建成了5万吨/年的工业装置;发明了生物基聚氨酯可控聚合新技术,开发了生物基聚氨酯防腐涂料、软泡、建筑结构胶、电子灌封胶、特种结构胶等5种高性能新产品。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认为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生物基聚氨酯多元醇微化工合成的精准控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反应精馏与有机污染物治理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应用”项目面向反应精馏与有机污染物治理过程,深度融合反应精馏过程强化与污染物治理工艺机理特性,开展其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应用研究,发明了反应精馏与污染物治理过程智能优化控制技术。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反应精馏过程的多目标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居于国际领先。
“农药行业VOCs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项目首次自主研发成功集“光电波氧”于一体的多元协同催化氧化技术及装置,克服了传统单一氧化技术能量密度低、处理效果差、能耗高以及稳定性差等关键技术难题。与现有类似技术相比,VOCs的降解效率提升50%以上,运行成本降低三分之一以上;研制了疏水性高微孔交联聚苯乙烯吸附树脂,并通过优化气体流场分布,提升传质传热效率,研发成功吸附-脱附-冷凝回收撬装式一体化集成装备,含卤VOCs的去除效率一般可稳定达99%以上;研制了非含卤中高浓度VOCs安全型蓄热式热力氧化(S-RTO)技术及装置,创新设计了“前置超温工艺”,开发了包括新型气体混流器、新型蓄热体、新型防堵耐腐蚀结构以及高效双密封阀门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农药行业废气易腐蚀、易泄漏等问题,并优化了RTO整体结构,显著提升装置安全性和稳定性。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认为该技术可有力推动农药行业VOCs污染治理的技术进步,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基于建筑-结构融通的现代木结构综合性能提升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对传统建筑的转译,将现代木结构技术与传统建筑文化相结合,创新发展了传统木构体系,实现了我国优秀建筑文化的传承;建立了节点组件法等系列计算模型、木混合结构体系简化计算模型,提出了整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发明了木结构可更换耗能部件,提高了抗侧力体系的抗震韧性;揭示了高大空间木结构火灾灾变机理,提出了非均匀烟气温度场时空分布模型,建立了基于性能的抗火设计方法;发明了高温改性等木材改性技术,将木材防腐等级由不耐腐提升至强耐腐,创建了木构件耐久性提升技术体系;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内层数及高度第一现代木结构建筑和世界跨度最大木结构拱桥等100余项木结构建筑和桥梁工程,解决了木结构传承发展的关键难题。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认为“研究成果创新性突出、应用前景广阔,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作者:科学研究院;审核:姜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