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这几日朋友圈都在刷雾霾下的南京城。从上个周末开始,江苏遭遇了今年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雾霾天气,省气象台接连发布最高等级的大雾红色预警信号和霾黄色预警信号。在谈“霾”色变的今天,应该怎样应对,新利18彩票 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仲兆祥认为,重现蓝天白云污染物还需从源头解决问题。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粉尘、烟雾、PM2.5,对于这些名词,即使你并不是一线科研人员,可能也都有所耳闻,尤其是自2011年“PM2.5”一词迅速普及以后,人人谈“霾”色变。其实,霾自古就有,只不过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空气污染尤其是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日益加重,量变引起质变,这才终于爆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才能让蓝天白云重现?还得从根源上——污染物的源头解决问题。
空气污染治理,这是仲兆祥和他的科研团队在做的主要事情,治理的主要手段就是——膜技术,治理的主要对象就包括PM2.5。据介绍,仲兆祥教授的基于膜分离材料的超高效PM2.5捕捉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工业烟气净化与室内PM2.5控制,如纳米蛛网仿生膜口罩可以将PM2.5剔除率达到99.99%以上。
“我们团队研发出的膜和日常家用的保鲜膜不同,它是一种有孔的膜,就像筛子一样,能够‘拦截’像PM2.5这样的颗粒污染物,从而得到干净的、合格的气体。”仲兆祥指着一台空气净化器,介绍说这就是他们团队自主研发的一种小家电,当然,他们更多的是为工厂、企业研发大型的环保净化膜装置。
仲兆祥介绍,研究用于空气净化的膜材料是从徐南平院士、邢卫红教授开始启动的项目,经过师生的努力,从研发到出产品到最终在市场推广,仅在仲兆祥这里就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目前,仲兆祥带领团队开发的空气净化膜技术已经在工业烟气处理和家用空气净化领域获得推广应用,惠及上百个工程,近3年为企业新增经济效益近12亿元。11月初,他还因空气净化膜技术获得第十六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仲兆祥介绍,其实空气里的污染物有很多种,目前处理不同种类污染物时,尤其是企业,采取的主要还是分装置分批处理的方式,而仲兆祥的设想是将来能设计出一种膜材料,这种膜材料能够过滤或吸附大部分的污染物,比如既能除尘又能脱硫、脱硝等。
“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对大气污染物传统方法除尘后浓度一般在20 mg/m3以上,进入大气的都是小粒径粉尘,PM1.0、PM0.5等对人体危害更大;如果流失的是高附加值粉体产品,经济损失也很可观。膜技术净化后粉尘浓度可在5 mg/m3以下,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仲兆祥说。
仲兆祥认为多功能膜材料是未来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一旦研发成功,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可以在环保方面降低大额开销,还能达到比原来更好的效果。工厂环保达标甚至零排放了,对整个国家来说,当然又将是一件利好的大事。
交汇点记者 张宣
视觉中国 图
编辑 张宣
2018年11月27日《交汇点》:http://jnews.xhby.net/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qCaGWgqrKvJ1iKEg/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