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委员“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情况”考察团系列报道之一
振兴的乡村,爱情也会回来
竹影摇曳的奔走溪,粉墙黛瓦的马头墙,五月将尽的时节,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委员“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情况”考察团在皖南山区看到的,是“一生痴绝处”的梦中徽州。
“每一条路边的风景,都好似一幅写意山水,每一个幽静的小山村,都有着千百年世代传承积淀下的文化。”皖南乡村良好的生态质量和文化氛围,给考察团团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考察团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充分肯定了安徽在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安徽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突出问题综合治理,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皖南一带,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完美结合,令人流连忘返。”刘聪委员既被优美的景色吸引,又为乡村绿色发展的成就所振奋。
“探寻一间民宿,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这是养生民宿群“梦里祖源”打出的宣传语。近年来,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引进来自上海的开发团队,把村里原本摇摇欲坠的30多栋破烂旧屋,打造成感受乡愁的山地民宿。考察团成员询问民宿酒店经营情况,一起细算“青山绿水”带来的丰厚回报。
“社会力量投入和村民积极参与相结合,才能真正打造出持久的美丽乡村。”考察团副团长、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认为,“农业强”、“农村美”的根本目的在于“农民富”。集体经济的实力强了,农民的日子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获得感的背后,考察团也看到了隐忧———村庄里大多都是“99”、“61”部队,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居多,很难看到年轻人的踪影。“空心化”成为困扰乡村振兴的首要难题。
几个考察点看下来,委员们对此问题的忧虑愈发浓重。乔旭委员坦言,“除了绿水青山和文化留存,我也很期待能够看到新时代、新农村的朝气蓬勃。没有年轻人的村子,静谧之中,总感觉有些沉闷。”
对于这种沉闷,很多委员都有着相近的感受,大家回忆起以前在农村生活或者下乡插队时的生产生活情景。那时的乡村,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机活力,有梦想、有力量,还有甜蜜的事业和美好的爱情。
“乡村里没了爱情,就缺少了浪漫和生命力。”不知哪位委员的一句话,被大家总结为“金句”,成为中巴车上、座谈会上、微信群里对“空心化”最形象的解读。
“国家应该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加强对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分析,研究一下农业现代化和土地流转是不是必然造成‘空心化’。”董胜波委员提出,建设好的美丽乡村由谁来住,这是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鼓励农民特别是‘能人’返乡创业的政策。”张广东委员分析,未来能回到农村的大概有几类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发展现代农业、旅游的;公务员退休回乡颐养天年的;研究人员愿意扎根农村献计出力的;外地人愿意到农村指导发展的,“要逐类分析不同群体的需求,发挥好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共同把乡村发展好。”
忧虑的背后总有惊喜,阴霾终究遮盖不了阳光。细心的张骁委员就发现了爱情重回乡村的案例。在芜湖县陶辛镇,他深入乡村农户间进行了细致调研。随着镇上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如今陆续回来在景区周边工作,在本乡本土实现就业,“上下班有企业班车接送,晚上和节假日可以回家照顾家庭,这里的农民明显感觉笑容更多,村里的学生和娃娃也明显更多,从这些侧面都能证明‘爱情回来过’。”
张骁委员幽默的“调研报告”说明———解决农村“空心化”的关键在于,必须有优质的产业依托,有浓重的“乡愁”召唤,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指引未来。
2018年6月5日《人民政协报》第1版: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8-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