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新华日报]科技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

时间:2017-02-08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陈晓东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主持人: 杨频萍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访谈嘉宾: 黄 维 省政协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利18彩票 校长 沙 敏 省政协委员 南京三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7日,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杨频萍(右),主持采访省政协委员黄维(中)、沙敏(左)。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涛 余萍摄

今天我主持

说到创新“家底”,科教大省江苏,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集聚地,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7日,省政协委员黄维、沙敏,做客新华报业全媒体访谈,畅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成果转化风险,来自于技术创新本身

主持人:有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是20%,真正能产业化的不过5%,这与发达国家还有显著的差距,请问我们到底差在哪儿?

黄维: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本身实际上就是充满风险的,这个风险也是转化的最大瓶颈。第一,成果转化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技术创新本身,如果技术本身的含金量较低,产生的再多,也难以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未来,应加快基础研究的步伐,并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原始创新,甚至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才能孕育、发展和壮大江苏的超高附加值产业。江苏要加快构建能够形成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的基础研究体系框架、政策保障以及资金支持。第二,我们的技术是否具有商业价值,是否具有市场前景。

从实验室到市场,校企须补需求“缝隙”

主持人:据调查,90%的企业对搞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动力能力不足,作为科技型企业的掌门人,请问沙总您对此有何看法?

沙敏: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应该是企业的一次再造和创新。国外重大科技成果,往往诞生于企业圈,不是单个企业,而是一众企业。企业要建立起开放合作的机制,这是整个社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枢纽。

高校和企业之间目前还有较大缝隙。高校要诞生核心的、颠覆性的技术,仅限于建栋楼是不够的,要吸引更多企业到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产业或者基础技术应用研究的载体。把高校的核心技术的能量、理论研究的能量和企业应用研究的能量、用户连接的能量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满足用户需求的动作。

主持人:刚才沙总在校企合作方面给我们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黄校长您能否从学校角度谈谈?

黄维:从国内外的成功企业来看,它们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海量的需求,有需求才有创新的动力,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从科技工作者来说,要从市场上找课题,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产品,靠什么技术来实现、制造,如何通过优化提升现有技术和产品来实现对市场需求的满足。

所以我最近20多年从事的工作都是从市场中来、从企业中来,靠我们的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使一批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起来,也支持了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经评价我们的学校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型大学。学校现在出台政策,鼓励教授将创新成果加快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有70%到90%的收益奖励教授领导的团队,非常优厚的政策让他们可以有知识产权的超高回报。

打破制度“藩篱”,跑赢创新“马拉松”

主持人:大环境对科技成果转化非常重要,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方面两位有什么建议?

沙敏:这是一个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的转变,在江苏特别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的今天,我们要呼唤的是让大家把思维方式转变到合作上来、共建生态上来。

黄维:沙总讲得很好,我补充另一个角度的观察。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是没有壁垒的,是一个可逆的循环。在我国高校,对于企业的人员基本上是拒绝的,主要原因是受政策限制,由于不同的人才评价机制使然。比如要聘请一位长期活跃在企业的技术人员做教授,我们要看他最近5年有没有科研论文和专利。在国外,高校和企业互动的通道一直是通的,尤其是美国,我在新加坡工作时,好几位同事都是从美国来的,他们先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在企业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再转到大学来任教授。沙敏:这种流动就是打破了所有的围墙和政策性的限制。

黄维:高校的教职员工,如果他可以聚精会神地在企业参与研发生产,几年后他愿意回来,高校大门照样敞开。这从学校来说是乐见其成的,关键是相关的政策制约。随着“放管服”的不断深入,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得到保障,用工机制也会更加灵活。我相信,我们在路上。

扫描二维码

观看访谈视频

2017年02月08日《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mp3/pc/c/201702/08/c277655.html?from=singlemessage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