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中国化工报]海水淡化产业化步伐加速 药剂产业的黄金时代来了

时间:2016-11-22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陈晓东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11月3日,在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Najib Razak)和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的共同见证下,恩那社集团先达(天津)海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和天津南港工业签署了投资额高达150亿元的海水淡化及工业制盐一体化项目协议。这标志着中国首个“零排放”海水淡化项目建设开始正式运营,也预示着中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化步伐将进一步加速。

《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海水利用实现规模化应用,自主海水利用核心技术、材料和关键装备实现产品系列化。此举对与之关系密切的化工产业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商机?中国化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地球表面有70%被水覆盖,但是只有2.5%是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王寿根副主任告诉记者,在我国,水环境同样严峻。全国668个县市中,有400多个缺水,严重缺水的城市超过100个,已经形成影响未来中国发展和安全的潜在危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指出:“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海水淡化被视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苦咸水淡化、饮用水净化、污水资源化以及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海水淡化技术延伸很广,在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利18彩票 副校长邢卫红则认为:“通过反渗透膜技术,可以将受污染的水净化为合格的饮用水,膜法海水淡化成为解决中国北方资源型缺水的有效手段。因此水资源问题的解决依赖于膜材料的先进性。”邢卫红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处理关键膜材料性能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膜产业关键技术开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及产业核心竞争力还有待提高。同时,应进一步提高膜技术产业链的完整性,提升膜材料在传统产业领域节能减排的贡献度。

据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守荣介绍,在“十二五”期间,中国膜行业的总产值从2010年的300亿元上升到了2015年的800亿~1000亿元。中国也建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机日产1.25万立方米反渗透法海水淡化装置,且运行良好。

10月24~26日,第四届西湖国际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大会在浙江千岛湖召开。会上发布的《中国海水淡化年鉴(2015)》显示,目前,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1个,产水规模100.88万吨/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综合利用处杨尚宝处长认为,海水淡化是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十二五”期间,中国海水淡化处理技术日渐成熟、产业规模急速增长,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完整自主设计建设海水淡化工程的国家之一。技术与装备获突破

江苏省水化学与工业水处理工程实验室主任杨文忠教授在接受中国化工报记者采访时说,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解决缺水的根本办法不外乎开源节流、替代与增量技术。而海水利用、水循环利用、污水回用是一个主要途径。

据介绍,目前,海水淡化的主要工艺技术包括电渗析(ED)、反渗透(RO)、多级闪蒸(MSF)、低温多效蒸馏(MED)、压汽蒸馏(MVC)、冷冻(FD)、太阳能海水淡化(SED)。其中,RO、MED和MSF是国际上已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主流海水淡化技术。

杨文忠说,我国海水淡化相关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中,RO、MED 技术分别占据国内64%、35%的产能。7月1日,由中国电子工程院牵头,新利18彩票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天津海水淡化所和天津大学等单位联合承担的“三倍浓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开发”项目在北京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启刚告诉记者,目前,“国投北疆”一期工程建设2×1000兆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和日产20万吨海水淡化装置,总投资121亿元,已全面投产且运转良好。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最大海水淡化工程,已经形成了电、水、盐、化、材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专用药剂迎来机遇

随着国家海水淡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之密切相关的浓盐水处理、循环利用等技术,以及以阻垢剂为关键药剂的海水淡化用全流程化学品等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未来20年,将是我国海水淡化专用药剂的黄金时代。

杨文忠告诉记者,浓盐水直排一直存在争议,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引起关注,特别是在封闭性海域。海水淡化过程中,每生产1吨淡水将副产1~2吨浓盐水,不可避免地将出现结垢、泡沫等现象,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并降低使用寿命,这就需要在水中添加相应的药剂进行处理。

“海水淡化专用药剂属于海水淡化工程运行中的消耗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海水淡化工程对海水淡化专用药剂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杨文忠说。

目前,我国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所用药剂基本被德国巴斯夫、美国纳尔科化学等国外知名化工企业所垄断,且产品利润率较高。除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专用药剂也可以用于冶金、钢铁、化工等企业工业用水的处理,下游应用广泛并将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

专家表示,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化工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不仅体现在阻垢剂、清洗剂、杀生剂、絮凝剂等海水淡化全流程化学品方面,而且体现在新型高性能膜材料的开发、替代钛材的铝材的开发及其表面处理用化学品技术,以及后续的盐化工的发展。保守估计,未来几年,我国仅阻垢剂的年需求量就达5000吨。

杨文忠告诉记者,国投集团在咨询国内相关人员后,与他们的课题组合作, 成功开发了三倍浓缩海水淡化的阻垢药剂。该阻垢剂的性能远超国外著名公司药剂,阻垢率接近90%。同时,课题组自主设计了基于双路对比的动态评价装置, 建立了LT-MED阻垢剂的动态评价方法,这在国际上是首次。

2016年11月18日《中国化工报》:http://ipaper.ccin.com.cn/papers/ccin/2016-11-18/page_7B/news_0e57e4a454ec0824b91056ac12b34628.html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