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网易]南工大设校长特别奖 一优秀毕业生存10余万元

时间:2016-06-30 来源: 作者:杨芳 摄影:钱澄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南工大设校长特别奖 一优秀毕业生存10余万元

“116年前的今天,恰恰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诺贝尔基金会成立的日子。在这栀子花开,充满离愁别绪的毕业季节,我想当你们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习,将来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与精神气质,都将会浸润你们的一生。”6月29日,在新利18彩票 2016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校校长黄维教授充满深情与期翼地讲道,“诺贝尔去世前,立下遗嘱把3100万瑞典克朗遗产作为诺贝尔奖基金,这一财富分享的激励机制,为推动科学创新和提升人类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维院士从诺贝尔奖的故事说开,以“自信担当,分享未来”为题寄语研究生。

谈及自信担当。他认为,共和国正处于一个自信迸发、生机勃勃的伟大时代,当代青年生逢其时,应该很幸运。他认为,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中华文化生命力葆有的“文化自信”,还是今年盛夏“科技三会”吹响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的“创新自信”,自信根植于共和国事业的兴旺发达,根植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力量,更根植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历史文明,根植于我们华夏儿女共有的民族自信。他希望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坚定民族自信,投入共和国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推进中国制造、中国建造走向世界。

“‘明哲之士,思穷宇宙之奥,探人生之源,求得一宇宙观,以解万象变化之因,立一人生观,以定人生行为之。’愿你们成为这样的明哲之士,以宇宙之奥、人生之源为毕生探寻之目标,在浮夸与喧嚣中坚守理想和信仰,处顺境、不轻浮;遇逆境、不自弃,胸怀大志、自信担当。”黄维院士援引宗白华先生的话激励学生。

谈及分享未来。他认为,诺贝尔奖意味着财富分享,激励后人开拓世界蓝图;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要开拓人生蓝图,将自信担当付诸实践,也必须千里之行,始于分享。他指出,分享是一种需求,更是动力;分享是一种态度,更是美德;分享是一种乐趣,更是情怀。他表示新常态下的经济的动力支撑,正是分享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模式,实现了创业、创新和创投“铁三角”联合驱动。“恰如诗经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分享会让人形成尊重他人、珍视他人、与人为善、广结善缘的态度与美德,并从分享中收获友谊、增进能量,你们的人生路会越走越宽广。”黄维说道。黄维院士认为,通过互联网平台形成的互联网公益,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分享财富、技能等多种资源,一点一滴地增进社会公益,平凡之中养育天下为公的社会情怀。

谈及如何分享。他认为分享是和而不同、平等对话的分享;分享是深刻融合、映射自我的分享;分享是无限跨界、共赢发展的分享。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敢于和众人分享利益,展示胸怀和境界;而谋划大事的范围则须谨慎,应免于被裹挟、被动摇于无端彷徨之中。

南工大设校长特别奖 一优秀毕业生存10余万元

据悉,南工今年共有1497名研究生毕业生,其中博士生74人。首次设立了 “2016届研究生优秀论文校长特别奖”,校长黄维院士为6名获奖学生颁发1万元奖金并向他们赠送了自己关于南工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治校方略方面的思考与探索的专著《大学问》。

“今年盛夏全国‘科技三会’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的‘创新自信’。加快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实现创新驱动战略,高校责无旁贷。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是创业的前提基础,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反哺创新。南工作为研究型大学就必须在原始创新方面有所作为。”谈及设立该奖的原因,黄维院士谈道。他认为,大学作为创新高地和聚集地必须担当起引领的责任。南工优势学科方面的研究生在原始创新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在本领域的世界项级期刊上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的不在少数,所以为了营造见贤思齐氛围,扎扎实实地鼓励青年学生把创新创优作为学问研究的立足点,所以设立了该奖。他表示,明年会加大对硕士研究生的奖励力度。

获得“2016届研究生优秀论文校长特别奖”的黄康,在南工整整读了九年。他戏称自己因为南工从“灰雀”变“凤凰”。他中学毕业于宜兴一所不知名的乡镇中学,来到南工读书后一路高歌猛进,被推免为直博。本科阶段获得了校内综合一等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研究生阶段更是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及“九思奖学金”“圣奥奖学金”等校外奖学金。“我从大四开始,就不再问家里要生活费了。这么多年来,除却生活费,现在我的银行卡里还剩10万多元,当然这里面有学校每个月发给我们的助学金和发了高水平论文的奖励。”黄康笑着说,“临毕业前,又获了一笔1万元的奖金真的令人很开心!”黄康表示,他跟着导师南工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金万勤教授做研究,学到了很多很多。“南工是个科研氛围浓厚的学校,我导师研究的都很前沿,博士前两年我的研究没有突破性进展,后来又换成了关于氧化石墨烯这个炙手可热的研究。”黄康说,他博士阶段发表了6篇高水平论文,仅影响因子10.0以上的就有两篇,分别刊发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和材料类的高水平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谈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黄康笑着说搞研究要勤思考、多动手、常交流,因为每个人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只有思考才能有想法、只有动手才能有发现、只有与导师和学长交流才能迸发火花,而这些都将有助你绘出一张五彩的青春画卷。据悉,黄康毕业后可能前往国外名校从事博士后研究。(通讯员 杨芳 摄影 钱澄)

2016年6月30日《网易》:http://jiangsu.news.163.com/16/0630/14/BQQKIS2O03551BEE.html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