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金陵晚报]女科学家“回娘家”聊人造肌肉

时间:2016-06-08 来源: 作者:杨芳 摄影: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继发表人造皮肤研究后,南京籍华裔女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鲍哲楠和她的团队在弹性纤维研究上取得突破,开发出人造肌肉,可伸缩,还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昨日,由新利18彩票 联合《自然》、《自然·通讯》杂志联合主办的《自然·柔性电子》研讨会在南京召开。鲍哲楠教授携带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做客新利18彩票 ,谈科研与学习。

科研有新进展

人造肌肉 未来可应用于广泛领域

“科学研究需要一个过程,绝不会朝夕之间取得质的突破。”2015年,鲍哲楠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描述了人造皮肤模拟触觉的机理。

所谓人造皮肤,其实是用柔软塑料电子传感器件模拟人类的皮肤。鲍哲楠举例说,目前人造皮肤已应用于医疗保健领域,比如测血压、测温度。一个类似于创可贴大小的柔性材料做成血压器贴在手臂上,便可通过手机APP传输信息,实现对各类人员的实时监控。此外,人造皮肤也可监测气体压力,在测量脑压、眼压等方面有所应用。

2016年,鲍哲楠团队又在弹性纤维研究上取得突破,开发出的人造肌肉不但伸缩性十足,还拥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人造肌肉由高分子聚合物链条缠绕而成。链条中含有硅、氧、氮、碳等多种原子,还有铁盐。铁原子通过化学键和氧、氮原子相互连接,确保链条能够拉伸,却不容易被拉断。”鲍哲楠解释说。由于柔性材料是软的,所以其制成的电子器件穿戴在身上时,与器官联系更紧密、更服帖、更柔软、易拉伸。现在的机器人、机器鸟、机器鱼也能做出振动类的动作,但应用了人造肌肉后,其动作会更精细、更准确。

人造肌肉应用前景看好,可显著改善假肢功能。它通电可以伸缩,能用来制造压力感应装置。如遇到破坏还能够自我修复,将来可能在太空探索中一展拳脚,因为太空中修复探测器的难度相当大。

回忆学生时代

相比军训 学习是轻松幸福的事

鲍哲楠教授出生于1970年,是地道的“南京娃”,父母都是南京大学的教授,也是她的科学启蒙老师。鲍哲楠回忆,很小的时候,她就经常跟随父母去实验室,“用量杯量液体,在反应器皿中进行混合,发现了些许的变化,让我觉得很神奇!”

由于鲍哲楠对化学反应所表现出的异常喜爱,她父亲有时会带些硅片等回来给她“玩”。与各类“小反应”“打交道”,激活并坚定了她对科研的兴趣。她认为,找到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不同课程的学习,拓展知识面,可以打开自己的科研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囫囵吞枣,而要多思考、多想为什么。

1981年,鲍哲楠入读南京市金陵中学。说到中学时印象最深刻的事时,她说,军训是最能磨砺人意志的活动,让她记忆犹新。“刚入学,在炎炎烈日下站军姿、练军体拳、拉练,真的很辛苦。”鲍哲楠说,一周的军训让整个人似乎脱了一层皮,但同时,又似乎让人脱胎换骨了。军训结束后,她似乎比任何时候都爱上了学习,因为较之军训,学习是很轻松很幸福的事,既能让你有收获又不是很劳累。

“初来美国时,家里只有100美金,这意味着下个月的生活费得自己打工赚取。”鲍哲楠谈及1990年大三从南京大学转而入读美国伊利诺州大学芝加哥分校化学系时说。这件事让她真切地明白没有一样东西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要获取首先必须全身心地付出,要成功必须奋斗。“独立生活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丰富了经历,给精神提供了养分,让你懂得了事事皆不容易,唯有拼搏、唯有奋斗才有成功的可能。”

2016年6月8日《金陵晚报》第B04版:http://jlwb.njnews.cn/html/2016-06/08/content_47223.htm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