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人民网]南京学区划分牵动民心 舆论呼吁勿"权力寻租"

时间:2015-05-18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近日,南京首例就近入学“民告官”案开庭,让学区划分再次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5月15日下午,2015年南京中小学入学方案在众多家长的苦苦等待中“千呼万唤始出来”,却未提及“划片”。连日来,人民网、《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持续关注学区房、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等相关话题,让人疑窦丛生的“学区划分”“入学划片”和其背后的问题,值得探究。

事件回顾:南京首例就近入学“民告官”案被驳回起诉

4月24日下午,南京建邺区法院对该市首例“就近入学”“民告官”案作出裁定:当事人顾先生的女儿在起诉前未满6周岁,不属于“适龄儿童”,与被诉行为没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此驳回起诉。去年7月底,顾先生因不满教育局没有将女儿划分到距家400米远的新建小学新城北小,而是划分到两公里以外的南湖三小,将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告上法庭。
4月25日,江苏本地都市报《扬子晚报》首先刊文关注此事;5月5日,《中国青年报》跟进报道;6日,人民网刊发关于此事的最新进展:“赶在‘五一’前,顾先生作为女儿的法定代理人递交了上诉状,目前南京市中院已经受理。”

附近的新建高档楼盘早就宣传称拥有新城北小教学资源,而自己的女儿马上要上学了,却未必能就近入学;距离约3公里的雨润国际广场竟然“穿越”到了新城北小的施教区范围,但这一安排也并不被雨润国际广场的业主们接受……顾先生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给出了这两组“对比”。而建邺区教育局代理律师在回应中,则表态“就近入学原则不是绝对距离就近而是相对就近,是满足施教区内大多数儿童的就学就近。”

严控择校后:望而生畏的天价学区房

“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天价学区房、择校费使诸多家长一方面颇有怨言,一方面却削尖了脑袋往前挤。“南京目前的学区房交易保持平稳,一线学区房的挂牌价格环比有所增长,而4月份房价排名前十的热门小区,竟然全都是学区房。学区房价同比最高涨了14.3%。”排名第一的公教一村,单价已高达45925元/㎡。人民网的报道如是叙述:同样房龄和面积的房子,只因为在学区范围内,身价能高出万元以上。比如像“西康路和武夷路中间隔一条街,西康路这边房屋均价3.5万,因为孩子可以就近入读力学小学,而武夷路那边均价只有2.6万左右,小孩只能就读汉口路小学。”

而按照教育部的最新通知,到2015年,包括南京在内的重点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每所划片入学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对于这一新政,舆论却普遍担忧划片入学方式的实施会从侧面拉高学区房房价,为什么?“此前南京主城名校留给择校的名额已经很少,严控择校后,更多热点学校空余学额将摇号,跨区择校将更难。于是,严控择校后学区房又成‘独木桥’。”

高价学区房背后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就近入学不治本、

这一担忧不无道理。《法制晚报》采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储朝晖:“划片就近原则通俗来讲就是将一大池子水分割成若干区块,这样起的波澜小方便管理。但是,如何消除区域差距、达到教育均衡仍是难题,因此学区房还会是热点。”

于是,不少大城市学区房价格飞涨并不断创出令人咋舌的天价,让教育部计划在今年推行的划片就近入学政策,还未完全落地,就陷入尴尬的境地。微博网友@立思辰表示:“又是一纸拉仇恨的新政。”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通过《中国青年报》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这种扭曲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单靠‘就近入学’,无法解决教育不公的问题。用就近免试入学来倒逼义务教育的均衡是不当的。我们应该先追求义务教育的均衡,再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如果不改变这一点,就会导致有钱的去好学校学习,没钱的只能按照学区划分去不太好的学校上学,教育不公由此产生。”

人民网对此发表观点:天价学区房被“热捧”,学区房价格不断攀升,背后折射的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破解学区房难题不仅要用“短平快”手段扩大优质资源流动,教育部门也要针对薄弱学校的问题,拿出治根治本的对策来。

学区房的客观存在和房价虚高,责任不在开发商,也不在家长,“开发商是市场行为,价格是市场定价,而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政府的引导问题,如何将师资、管理等多方面资源向薄弱校倾斜,让弱校强起来,真正做到教育均衡发展,这是政府该做的功课。
“扣窟窿划片”?96%网友认为学区划分背后有猫腻

4月27日,腾讯今日话题亦关注了学区划分问题,在其中一则名为“据你所知,‘就近入学划片’有猫腻吗?”的投票中,在参与的近6万名网友中,几乎96%的网友选择了“有”。

在投票后的跟评中,网友真金白银表示:“教育无公平,何谈其它公平?!儿童无公正,社会怎能公正?!”而网友小福则说:“我们家旁边的的学校不给上,只给保利、恒大的这些楼盘家的小孩上!我就纳闷了,国家开的学校什么时候成了这些私有地产的学校了?真是有理都没处说!”网友书剑客的吐槽也获得了3000多人次的点赞:“一间名校就能把一个楼盘的售价直线拉高,面对这么肥美的肉,你信会没人心动吗?!”

这样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为什么一街、一墙、一河之隔,上的学校就是“两重天”?南京的此次就近入学事件,在其他省市也不少见,这种现象,被网友调侃为“扣窟窿划片”:
“绿地西斯莱小区是上海绿地在北京大兴开发的一个高端住宅,但根据当年五月份大兴区小学的划片文件,大兴区教委意外地把该小区的小学学区划到滨河小学,该小学距绿地步行约半小时路程,其间还需跨过三条马路、一个菜市场,而对距离该小区仅有举步之遥的景山学校大兴分校,该小区居民仅能望而止步;更令人费解的是,南侧的康顺园、中铁五院两个小区却跨过了绿地,被划入了景山小学大兴分校。”这种“扣窟窿划片”无疑违背了就近入学原则。

疑窦丛生的学区划分背后:是否存在寻租现象

媒体评论认为,政府有关部门主动寻租并不少见。主要模式就是,政府主导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并希望开发商能进行“援助”,政府再予以回报——在这个过程中,寻租部门得到了“政绩”,也得到了“好处”,正是一举二得之事,何乐而不为呢?而对于开发商而言,成为学区房,有可能是缴纳了“教育附加费”或“教育基金”。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开发商缴纳了这些费用,房价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教育部门和开发商是否会互相寻租,不可能靠舆论争论出结果。新利18彩票 法律与行政学院院长刘小冰教授认为:教育资源分配关系千家万户,不应是教育部门“一家说了算”,“拒绝听证,拒绝公开,伤害的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形象,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人民网5月11日发表的评论如是说道:“教育主管部门几乎就是拥有一支神奇点金之笔的‘神笔马良’,画到哪里哪里亮。学区划分这项事关民生的行政决策,恐怕还真不能只由着教育部门关起门来画圈圈。作为利益的密切相关方,公众应该拥有更多了解、参与、监督、并发表自己声音的权利。无数事实早已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根本靠不住。”

燕赵都市网评论质问:有多少教育不公始自“学区划分不公”?“学校划片”“就近入学”被寄予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厚望,但如果划片不公开透明,权贵阶层依旧可以通过暗箱操作占有优质教育资源,这样的划片恐怕就没什么意义了。

2015年5月15日《人民网》:http://js.people.com.cn/n/2015/0516/c360299-24878626.html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