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前把手机交出来,放到讲台旁边的收纳盒里。前不久,新利18彩票 外语学院发起了“手机零流量,把课堂还给自己”的倡议活动,得到了不少学生的支持,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活动开展半个月来,响应倡议的人日渐稀少。
【事件】
倡议“课前交手机”
响应者越来越少
“手机服务了人,也绑架了人。老师们备教案、做解释,讲得口干舌燥;同学们刷微博、聊微信,玩得不亦乐乎,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和课堂效率。”南工大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佴康介绍,针对这一情况,学院发起了“手机零流量,把课堂还给自己”的倡议活动。
“我们外语专业两个班共有60名学生,基本都参加了这一活动。”活动发起人之一、外语学院第四学生支部书记周颖同学说。
不过,据记者了解,尽管开始时响应的学生非常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学生又将手机带进了课堂,“半个多月下来,坚持参加活动的大概有40多人”。周颖介绍。
【声音】
老师:学生缺乏自制力
学生:老师讲课没意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沈霖告诉记者,他在带2009级本科生时,也曾提出过“无手机课堂”的倡议,当时经过学院不断宣传,全院597名2009级学生中,一直坚持参加该活动的也不过一半左右。
沈霖介绍,大学课堂里究竟有多少学生玩手机?不同高校调查出的数据不太一样,但基本都在七八成以上。他认为,这一现象和现在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制力有关,“不少学生是父母从小管到大的,进了大学后就‘放鸭子了’,都知道上课玩手机不合规,很多人还是管不住自己。”
为什么将手机又带回课堂?不少学生却自有一番辩解,“不带手机也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南工大一位学生说,他试着将手机交上去,几天后发现自己不能适应,“老师的课没意思,基本都是书上的,听着无聊就容易走神。”而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科研、行政等多重压力下,不少青年教师以有限力量投入教学的现象,在很多高校都不少见。
【建议】
让“低头族”抬头
老师需要做更多
“要让学生们的眼睛离开手机,抬头听老师讲,我们要做得更多。”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老师卢晓云在国外交流期间,曾经专门研究过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情况。
他说,我们多数的课堂教学,特别是一些基础理论课,照本宣科满堂灌还是常态,国外的经验是借助多媒体手段将理论知识形象化,除了传统的PPT,现在这方面的软件很多,给学生新鲜的视觉刺激会是一个促使他们抬头的好办法;另外,加强互动内容的设计是个老办法,但很有效,学生不爱提问题,当老师的就多问问题。
“手机确实有丰富资讯和即时沟通的特性,我们可以利用它成为课堂的延伸。比如学生中有众多的微信用户,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分享课程相关资料,讨论作业、回答问题,建立线下线上的互动。”
卢晓云还认为,尽管不少学校规定平时成绩占30%,但很多是一纸空文,到了期末还是给学生划重点过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变相纵容了学生上课不听的坏习惯。“老师还可以在平时课堂上加大考核力度,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压力,可能会让比较松散的学习状态有所改观。”
2014年05月26日《新华网》:http://www.js.xinhuanet.com/2014-05/26/c_1110856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