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新华日报]首批创新中心有普通高校上榜也有985、211高校落榜 进“国家队” 不重门第重实力

时间:2013-05-10 来源: 作者:蒋廷玉、杨频萍 摄影: 编辑: 上传:赵蕾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教育部“2011计划”认定的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名单——“2011协同创新中心”,日前刚刚结束公示。

此次认定公示传递了哪些值得关注的信号?

不看“门第”,上榜名单耐寻味

“2011计划”的全称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2011计划’首批名单公布,上海高校集体落榜。”协同创新中心名单一公示,敏感的上海媒体就发出惊呼。而江苏的业内人士发现,一同竞争的高校,有的虽有985招牌却没有上榜,而有的普通省属高校却榜上有名,显示“2011计划”不看“门第”而以实力论英雄的强烈信号。

“我们非常兴奋,也非常感激。”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利18彩票 校长黄维表示。在首批公示的全国14个协同创新中心中,江苏高校牵头或参与的有4个,其中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由南工大牵头、黄维任理事长,协同单位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2011计划’的实施,将为南工大为代表的一批地方高校带来平等竞争的机遇。”

南工大既非985也非211高校,凭什么上榜?南工大副校长乔旭解释说,江苏化工位居全国第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但缺乏面向化工产业的核心创新载体。南工大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化工程和特种分离膜两个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该校牵头的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可以满足上述需要。

注重整合,避免“单打独斗”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牵头单位是苏州大学。“过去211工程大学的评审,关注的是高校的整体水平,而‘2011计划’注重的是高校在某一个学科上的领军实力;过去考察的是单个学校的比较优势,而现在考察的则是高校与同行及科研机构间联合形成国际一流科技创新的能力。”苏州大学副校长路建美教授感言,“单打独斗”很难完成重大创新。

南京大学牵头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又是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重要协同单位,是我省唯一的“两栖”高校。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实现国家南海权益最大化为目标,横跨了中国南海研究院、海军指挥学院、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中心、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等多家机构,组建了南海史地与文化研究、南海法律与国际关系、南海资源与环境、南海舆情监测分析与交流等八大平台。南海地区航行自由与安全合作研究平台首席专家、海军指挥学院教授冯梁坦言,南海问题涉及政治、外交、法理等复杂情况,迫切需要协同研究,所以特别愿意参与其中。

路建美说,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各有侧重,有的偏重于基础前沿,有的侧重于应用开发,企业则关心如何将纳米科技产品推向市场。“纳米科技的许多前沿问题,不是一个高校的力量所能解决的,迫切需要建立密切的协同创新体系,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中试-规模化生产’完整的创新创业发展链条。”

资源共享,打破校际壁垒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称,希望通过协同中心的建立,形成一个改革特区,推动高校运行机制改革。

“协同创新中心与以往高校间合作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次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打破校际壁垒,实现高校优势互补,真正体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南京大学社科处处长王月清教授说,在协同体内,没有垂直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扁平、柔性的网状关系。

此前,各高校不同单位之间的研究人员,由于管理、评价、薪酬等方面很不相同,无法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王月清说,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实行“平台长/首席专家负责制”,统筹设岗,多种聘用方式并举,制订了具有竞争力和激励功能的薪酬体系,建立了统一的考评机制。研究生导师实现跨单位互聘互用,增设了5个涉海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方向。各单位拥有的数据库、文献资料、仪器设备已实现互联共享。

为打破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壁垒,苏州大学从人事、科研、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政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我们根据区域需求来设置岗位,并直接组织国内外高水平专家进行网评,对来自国外一流大学、一流研究院、一流公司并常期落户苏大的高水平人才,给予特聘教授岗位。”为迅速转化科研成果,苏州大学还特地开创了“身份在苏大、创业在地方”的创新创业模式,苏大教师在地方创业的成果收益,80%归发明团队。 

2013年5月10日《新华日报》第A06版:http://xh.xhby.net/newxh/html/2013-05/10/content_767104.htm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