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日报道:创新人才培养是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关键。日前公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造成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和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那么,如何才能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记者采访了江苏教育界众多专家。
高校不仅要成为社会精神领域的“思想库”,更要成为物质领域的“创造源”、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强大“动力源”
“面对着创新型经济的发展,高等学校要紧贴社会需求,走优势与特色发展之路,不仅要成为社会精神领域的“思想库”,更要成为物质领域的“创造源”,进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强大“动力源”。”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利18彩票 校长校长欧阳平凯认为,必须要坚持理念创新,与此同时,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关键是要实现教与学的改革。
“要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还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欧阳平凯院士指出,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人才培养要突出“一专多能”。在招生过程中,尽可能大类招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畅通学生的专业调整渠道。同时为学生提供多种课程模块的套餐组合,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要。
江苏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推进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
南京大学校长洪银兴教授也援引温家宝总理的话“文理科差别不要搞得太大,学理工的应该关心社会,提高人文素养;学文科的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提高科学素养”指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纲要》从促进文理交融和学科交叉,注重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构建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等方面,认真落实推进了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精神。这是江苏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
此外,还要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欧阳平凯院士指出,必须加强人事科研等方面改革,推进大师+团队的运行模式,强调教师间合作,形成人才培养的综合优势,推进教师知识创新,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训练平台,建立创新能力的多层次训练体系,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学生的实践渠道,吸纳各种社会资源用于人才培养。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基地建设,合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建设美好新江苏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宋旭峰则着重从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通力协作,加快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学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新兴学科专业。二是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纲要》提出,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青年英才培养基地。为此,将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认定若干企业为合作培养单位,提升工程教育学生的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和工程创新能力。同时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快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三是扩大高校发展的社会参与度,进一步推进高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拓宽大学生实践渠道;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比较完善的研究生 “双导师制”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任务,只要我们以战略性的眼光和坚持不懈地努力,精心培育科学精神赖以生存的沃土,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必定能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美好新江苏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欧阳平凯表示。
2010年9月2日《中国江苏网》http://news.jschina.com.cn/focus/201009/t4923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