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龙虎网]从“口头”到“地头”到“心头” 南工学子开展红色文化之旅

时间:2019-09-10 来源: 作者:张小晴 朱忠祥 摄影: 编辑:王洁雯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龙虎网讯 (通讯员 张小晴 朱忠祥 记者 祁锋)今年暑期,新利18彩票 法学院开展了“读经典、走路线、传精神”暑期社会实践。13个小分队分赴江苏省南京、无锡、徐州等13个地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活动,他们品读红色经典、瞻仰英雄事迹,并将实践路线绘制成“寻心地图”,绘制主题“刀笔油画”,传播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

品书香 重温红色经典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7月11日,新利18彩票 明德楼304会议室显得格外热闹,南京小分队的张春宝同学正声情并茂地朗诵着李大钊同志的《口占一绝》。

红色经典孕育着红色基因,初心在此可寻。据法学院团委书记曹蕾老师介绍,从6月底开始,该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就已经开始阅读《中国共产党简史》《周恩来传》《苦难辉煌》《雨花英烈家书》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同学们还举办了读书沙龙,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从经典中回望那段辉煌岁月,感悟信仰的魅力,凝结奋发前进的力量,为暑期的实践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寻初心 瞻仰红色圣地

实践团队30余位同学分成13个小分队,化为革命的“星星之火”,分赴13个地市的著名红色景点,探寻革命初心、追忆峥嵘岁月。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心为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淮海战役以少胜多的历史壮举,瞿秋白同志那一句“此地真好”的正义凛然,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的可歌可泣……每到一处红色圣地,同学们认真参观、聆听讲解、拍摄记录。

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瑰宝,记录着中国人民壮烈革命历史的点点滴滴。7月19日,苏州小分队的同学们来到了苏州革命博物馆,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同学们对苏州地区革命先驱们前赴后继、救国救民的光辉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换来了胜利的曙光。7月20日,扬州小分队将目光聚焦到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他们走过胜利广场,通过狭长的甬道,来到“新四军战士群浮雕”处驻足瞻仰,战士们英勇的雄姿依旧清晰可辨。

“多少男儿无字姓,英灵化作万千松。”为了缅怀为新中国的成立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7月21日,镇江小分队的同学们来到了镇江市革命烈士陵园,他们在革命烈士雕像驻足凝望,深刻缅怀。

传星火 厚植红色基因

在深入学习领会红色文化之后,该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还集思广益,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社会大众和青年大学生宣讲红色文化。公管1801班李占东等同学将实践团队的参观路线绘制成“寻心地图”,配上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红色教育基地的详细介绍。社会1702班陈伶俐同学,利用自己的刀画技艺为每一个走访基地绘制了一副独特的“刀笔油画”。

“读走传”实践团队还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上花心思、下功夫。今年,在建军92周年纪念日那天,实践团队张春宝、刘德玉两位同学,与南京江北新区社会组织党员一道走访慰问了长芦街道的12名抗美援朝老兵。今年86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顾永亮身着印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字样的衬衣,胸前的七枚军功章熠熠生辉,“那天晚上,一个连就剩下我们两个人……”顾老动情地讲述着当年他和战友们一起抗击美帝国主义的岁月故事。

“我们以‘读走传’三部曲开展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希望不断拓宽同学们学习革命文化的深度、广度,用好用活江苏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更好传承精神基因,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南工大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忠祥这样说到。


2019年9月3日《龙虎网》:http://news.longhoo.net/2019/njxw_0903/366318.html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