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新华日报]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我省获奖项目数量居各省份第一——科技之光照亮江苏创新发展路

时间:2020-01-13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 摄影: 编辑:戴婧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江苏省共有55项通用项目和1名人选获奖,其中江苏省单位主持完成项目22像,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一。把握时代脉搏,勇力创新潮头,“江苏军团”群星闪耀,很多“硬核”成果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厚积薄发,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

记者注意到,在江苏获奖项目牵头完成单位中,高校“方阵”占比最高。很多科学家多年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赓续奋斗、厚积薄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十余年治淮,为我国同类河流治理创建了“淮河样板”,也为我国重污染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李爱民教授团队,时隔三年再次拿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论文和专利,只是解决问题的副产品。”李爱民说。

治理淮河,国内外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基流匮乏,八成补给水来自污水排放,淮河支流贾鲁河的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李爱民团队科研人员、工程师近百人长期奋斗在一线,建立了18.48公里的野外观测平台进行长期调研。在许多应急污染事故处置现场,常常能见到李爱民的身影。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一批水污染治理、风险控制与生态利用关键技术,有力支撑了淮河近十条闸坝型河流的水质改善,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8个省市得到推广应用。

“高层建筑、海上风电、大跨桥梁……随着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日益增多,业内对‘承载力’测试的精度要求日渐提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龚维明教授团队项目摘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源自龚维明教授早在1996年率先提出的“平衡点”理念,推动实现“承载力”测试智能化、精准化。该技术已被500多家国内外企业应用于国内32个省市和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2万多个工程(包括24座长江大桥及32座跨海大桥),并创造了多项世界测试纪录。

水深千尺,亦可“睁眼”探到桥体细微病灶。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吴刚教授团队首创系列光学非接触式检测设备和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种可深入水下的高清阵列相机,嫁接了算法、定位等新技术,可以实现每秒25次扫过界面,该方法实现近距离、大视场、快速检测,比人工潜水检测效率提高近10倍。项目成果应用于全国90%以上的地区,并在铁路、公路等500余项重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施工期80%的开裂与混凝土“收缩”有关,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加平教授团队研发出成套抗裂技术,给建筑面涂了一层防护“保湿液”,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惠民,面向经济发展主战场

记者注意到,多个获奖成果在农产品安全及深加工技术上实现新突破,从生产到餐桌,以更接地气的创新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我们的研究立足于切实解决问题,让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和徐幸莲教授团队成果“肉品风味与凝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肉品加工是我国农产品加工及食品行业的支柱产业,产值达1.3万亿。周光宏教授团队经过长期科研攻关,摸清中式肉品风味“家底”,揭示了传统腌腊肉制品风味形成机理,研发出现代加工工艺;阐明西式低温肉制品凝胶形成新机制,研发出凝胶品质控制关键技术,解决了西式肉品“水土不服”的难题。团队依托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余年来与国内30多家肉品加工领军企业在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技术集成应用方面进行联合攻关,上市新产品75种,获授权发明专利31项。

中华特色食品蕴藏着传承千年的生存智慧,然而加工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人工经验,产品质量很不稳定。江苏大学邹小波团队研究项目解决了我国特色食品智能化加工的瓶颈问题,在多维感知仿生评价新方法、多维分布成像化检测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创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加工装备,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邹小波在恒顺醋业看到制醋过程不省力、不省工,便琢磨如何促进其标准化、机械化。如今,其团队研制出的光电双模态仿生传感器就具有人类的感知功能,可进行食品风味的评价及监控。团队创制智能加工装备,在镇江香醋固态发酵过程中使用智能检测系统,使人工成本减少了20%、能耗下降了15%。目前项目研究成果已推广至香醋、肉类腌制品、夏秋茶、白酒等食品加工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近三年新增利润3亿元以上。

用科技支撑解决社会发展问题,以创新成果彰显绿色发展理念。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新利18彩票 邢卫红教授以化工产品生产方法将制浆废水“吃干榨尽”,发明了膜法制浆废水零排放新工艺,建成特种超滤膜规模化生产线,实施了4万吨/日的全球首套膜法制浆废水零排放工程,破解了制浆废水零排放治理的国际难题。相关成果在制浆造纸、精细化工、盐化工、医药工业等产业废水资源化中得到推广应用,累计减排废水1.3亿吨、COD7000多吨,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攻坚克难,匠心筑梦再攀高峰

在采访中,很多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会,是一次总结,更激励着他们勇攀高峰再出发。“我们将继续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服务于扬子江流域,努力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力量。” 李爱民教授说。

“整个团队这十多年走过的路非常不易,面对困难、挫折、打击,我们始终没有放弃,让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真正造福患者。”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孙凌云教授表示,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对团队是非常大的激励。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病,我国有120万名患者,2年死亡率曾高达35%。历时近20年研究,孙凌云团队攻克了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的世界性难题,使难治性红斑狼疮5年死亡率从45%下降到16%,也为其他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未来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需要不断攻坚克难,加快我国干细胞产业研发进程。” 孙凌云充满信心地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国网江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电缆高级技师何光华,在电力生产一线工作了19年。随着城市立体交通和地下管线的快速发展,狭小空间的电缆通道大幅增加,而传统施工技术安全隐患多、效率低下,故障频发和修复周期长引发用户投诉。何光华从2006年开始构思技术创新,带领团队吃住在工地,获得大量一手完整资料;经过5年多上千次的工程实践,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内外无法实现的该类型电缆过载点分布精确定位难题。“现在想来,敢想敢干+科学坚持就是工作秘诀。”何光华说。

历时8年,何光华团队完成3项技术创新,实现了高压电缆的无损施工世界性难题,对保障高压电缆工程质量、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做出了重大贡献,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成果已在全国28个省(市、区)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并推广至德国、瑞典、新加坡等10国,近三年取得经济效益7.5亿元。

本报记者 杨频萍 蔡姝雯

王 拓 王梦然 蒋廷玉

2020年1月11日《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mp3/pad/c/202001/11/c736259.html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