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氟化物在医药工业和农药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据悉,目前已上市的药物中,20%以上都是含氟有机化合物。作为基础研究,新利18彩票 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冯超教授带领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发展新的高效构建含氟有机骨架的合成方法。与此同时,突破传统合成化学反应模式,利用可见光活化惰性底物,在有机氟化学及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等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系统创新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隔山打牛”虽然是一种神话,但是却在冯超及其团队的研究中成为了现实。“在化学反应中,我们利用光照,通过活化分子的一端,使得分子当中较为惰性的另一端发生化学反应。”基于此策略,冯超带领团队开发了一系列新方法。
一年前,团队开发出三元环结构开环新策略,为β-胺基酮类化合物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路径。“太阳光一照,三元环结构能够实现选择性开环,以及后续的官能化反应。以简单烯烃为起始原料,通过连续环丙烷化—胺氧化,就能够实现β-胺基酮类化合物的快速制备,而且该反应可以放大到克级规模。”冯超介绍道,鉴于该反应底物范围广、实用性强,因此其有望在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中得到更多应用。此外,课题组开发的氟烯丙基化反应和基团转移自由基加成等策略,通过光照实现了传统加热反应模式无法实现的转化,并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且更加契合绿色化学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
相对于冯超开发的新的反应策略,他自身也以其敢拼、敢想、敢为的研究风格和人格魅力影响着课题组和其他师生。2016年,80后冯超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新利18彩票 的时候,他的研究方向还是碳氢活化反应,“虽然都属于有机化学,但是跟现在做的光化学和氟化学差别不小。”冯超希望自己工作后开辟一个新方向和领地,“我想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东西,原创性甚至开创性的成果价值更高,也更有意义。”几年下来,冯超的课题组从只有4名学生,发展到近30人的团队,团队的科研也屡结硕果,细细翻阅,全是高水平成果。2017年,入职第二年冯超就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并相继承担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基础研究需要走向更广的‘舞台’,从而发挥它更大的价值。”这些年,冯超在做原创性高水平基础研究的同时,还不断加强与企业合作,他希望发现社会生产中更多需要攻克的问题,更希望基础研究的成果能够在产业化应用中发挥出更大的功效。百公斤级中试研究、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成立氟化学应用技术研究所,冯超对自己热爱并坚持的事业的投入,也渐渐地影响和感染了周围的年轻教师。“当下,很多年轻教师单纯以发文章为目标,但冯老师一直鼓励我们要做一些对国民经济、对社会发展真正产生促进作用的事,这就需要不断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在课题组另一位老师朱川的眼中,冯超对高质量创新的执着让他印象深刻并深受感染。
冯超也常常教导课题组里的师生,创造性的科研离不开深入关注和深度思考,既要关注研究领域中的发展现状,也要“钻”进一个点,不断地进行深挖,这样才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冯超清晰地记得,2016年启用不久的学科楼里,深夜亮着的灯屈指可数。如今,五层楼的学科楼常常灯火通明,与此同时,一批从事化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们本身也渐渐被“点亮”。
本报记者
王梦然 通讯员 朱 琳
2020年12月16日《新华日报》第17版:http://xh.xhby.net/pc/layout/202012/16/node_17.html#content_865905
2020年12月15日《交汇点》: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Alky5pfiFckqO29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