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紫牛新闻]从“文学之都”到“科幻之城”,江苏科普科幻产业将提档升级

时间:2021-05-18 来源:紫牛新闻 作者:张楠 摄影: 编辑:吉星雨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为迎接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到来,5月13日,江苏高校科普科幻文化活动月开幕式暨江苏科普科幻论坛在新利18彩票 江浦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普作协、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长三角科普创作联盟担任指导单位,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新利18彩票 、江苏科教影视协会主办,由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和新利18彩票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及江苏高校科幻社团具体承办。现场,多名科普科幻行业大咖云集,共话江苏科普科幻产业未来发展。


从“文学之都”到“科幻之城”

据了解,2019年南京入选了世界文学之都,也在同一年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南京也获评中国十大科幻城市的称号。从文学之都到科幻之城,江苏科幻氛围也日趋浓厚,科普科幻产业也迅速蓬勃发展。新利18彩票 副校长巩建鸣在大会致辞时指出,新利18彩票 自2005年就开设了科幻课程,一直是江苏科普科幻教育的先行者。此次恰遇新利18彩票 合并组建20周年暨办学119周年之际,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联合新利18彩票 举办这样的活动也是正逢其时。

现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部主任、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樊明主持开幕式,他介绍,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一直支持江苏科普科幻的发展,得知文化活动月即将举办,还特别委托下属译林出版社向江苏科普科幻教育基地和江苏高校社团、读书协会捐赠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普科幻书籍。这些书籍中有曾经获得过中国科普作协优秀科普作品奖和江苏优秀科普作品奖,还有获得过科幻雨果奖,均是文笔优秀的科普科幻佳作。

自2018年成立以来,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联合科普科幻作家、科幻学者、出版界、教育界、影视界各界代表,先后推出了江苏科幻写作营、全国科普科幻青年之星、江苏省大学生科普科幻作品大赛、江苏省大学生科普科幻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助力科幻综艺节目、科普科幻项目,此次活动月开幕后还将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大学生科普科幻作品。

据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主任、新利18彩票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付昌义介绍,江苏科幻一直底蕴深厚,前有萧建亨、程嘉梓等老一辈科幻作家,现在有获得过紫金山文学奖的吴楚、获得过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的鲁超、获得过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墨熊、索何夫、白贲,江苏科幻也逐渐显出科幻苏军的品牌效应。

现场,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冯伟民、新利18彩票 社科处处长、科研院副院长陈红喜还为江苏科普科幻教育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据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洁介绍,为繁荣科幻氛围,推动江苏科普科幻教育工作,近年来,江苏省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已经设立一批科普科幻教育基地,分别是新利18彩票 科普科幻教育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幻教育基地、南京十三中科幻教育基地,南京宁海中学科普科幻教育基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科普科幻教育基地,常州丽华中学科普科幻教育基地,常州市博爱小学科普科幻教育基地,分别覆盖大、中、小学,后续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还将在更多学校继续建设科普科幻教育基地,提升中小学生素质及想象力和好奇心,发掘培育更多科普科幻创作人才。

即将由科幻产业1.0向2.0提档升级

现场还举办中国科普作协繁荣科普创作沙龙——江苏科普科幻论坛。国内首个科幻电影节展—— " 蓝星球 " 科幻电影周发起人杨溟分享了主题为《蓝星球:感知人与世界的未来图景》的主题演讲。他指出,科幻电影也是未来学的一种类型,他起到预言和预演的作用。蓝星球将科技与影视相结合,它用科幻的想象力引导和激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以趣味科普科教培养科学精神,以文化自信和科技力量开拓创新。

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南方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岩在线上主题演讲《科普和科幻创作:一个想象的征程》中指出,科普和科幻的创作离不开想象。如何提升作品中的想象力?吴岩解释,可以通过梦将读者推向想象的状态,通过持续阅读、思考,参加活动,建立行为的惯性,发展想象的个性。

" 科普创作的营养和精髓主要来自科研成果,科研的水平决定着科普创作的水平和社会影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冯伟民发表了主题为《科普创作的桥梁作用与科学家责任》的演讲,他分别从科学进步带来的影响、科普创作桥梁作用、科学家的使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他说:“在科普创作中会发现新问题或是新科幻,这也将对科研提出新要求,促进科研的发展。"

现场还举办了圆桌论坛,冯伟民、曹勇军、吴楚、鲁超、张学超、张洁、李枝、付昌义等来自江苏的科普科幻行业大咖,围绕 " 科普科幻产业未来发展 " 展开探讨,《新世纪智能》杂志副主编李舒主持了圆桌论坛。大咖们就各自在科普科幻产业所在努力,以及未来科普科幻产业发展方向做出了深刻的探讨。

这些行业大咖们有创作科普科幻作品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紫金山文学奖;有扎根科幻教育,提炼出“五个一”中学科幻教育模式,并在南京十三中推出全国首本中学生科幻杂志,并获得了科幻作家刘慈欣的赞扬;还有深耕科学影像工作,建设青少年科学影像创作活动基地举办江苏省科普公益作品大赛;同时还有进行科幻影视开放,并在现场还播放了火源影视的科幻新片《幻界地平线》。

付昌义介绍说,科幻产业发展至今,即将由科幻产业1.0向2.0提档升级,也就是将从出版创作、影视动画、文创游戏、教育等产业为科幻服务的形式,向科幻为影视、教育、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未来科技产业服务的产业模式转变,这也可能会是破解中国“跟随式”创新形式,建立“领先式”创新的一种有益探索。目前由科幻电影中衍生的机械外骨骼和面部捕捉技术正式这种科幻服务产业的代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2021年5月18日《紫牛新闻》:https://wap.yzwb.net/wap/news/1340928.html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