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新华日报〕如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培育壮大新动能,迈向产业中高端

时间:2022-03-09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付奇 王梦然 摄影: 编辑:王小轩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 本报记者 付奇 王梦然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江苏是实体经济大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省上下如何稳扎稳打,厚植实体经济优势、培育壮大新动能?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联系江苏实际纷纷建言献策。

夯实“强底座”,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江苏是制造大省,产业多、家底厚。过去一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5.8%、占全国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13.3%,两项占比均为全国最高,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不过,实体经济面临的发展形势依旧严峻,市场需求乏力、部分中小微企业发展困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面临较大压力,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还不够坚实,经济有脱“实”向“虚”的风险,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全国人大代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谢志成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10次提到制造业。为加快江苏制造由“大”变“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新的一年,我们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重点产业链建设为总抓手,更大力度推进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壮大优质企业和自主品牌群体,全力建设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夯实“底座”,集“群”聚“链”,构建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苏州连续多年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集聚度最高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2400亿元。“苏州在大分子药物领域,聚集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有能力更进一步,创建国家生物大分子药物产业创新中心。”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表示,这样可以联合行业内的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动能。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也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江苏既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又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科教新利18官方下载 理应转化为原始创新的强劲动能,为区域产业腾飞注入动力。”全国政协委员、新利18彩票 校长乔旭认为,江苏科教优势与产业优势的叠加效应还不够凸显,国家级大平台、大装置偏少,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支撑能量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乔旭建议,要进一步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体,组建“高校+市场化”双机制运行的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优化知识产权专业化运营体系,打通产业链创新链“最后一公里”,为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求进做好创新支撑。

唱响“主旋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核心是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旋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在谢志成看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形成创新目标由企业确定、创新投入以企业为主体、创新过程由企业组织、创新成果转化由企业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目前,企业承担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研发项目偏少,创新效率较高的民营企业更少。国家立项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企业为主承担的项目数不到30%、民企为主承担的不足5%,“这就需要推动政府的创新资源更多向企业主体倾斜”。

华进半导体牵头建设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江苏盛虹牵头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谢志成说,目前,江苏已经涌现出了一批通过自主创新跻身国际一流水平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牵头建设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充分说明本土企业在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大有可为。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科技力量。作为国家科研队伍的一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一直为江苏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鼓与呼,目前江苏已有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72家,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崔向群认为,江苏的产业基础和企业储备已具备争创更多“国家队”的能力。

“我国已全面进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期,部分产业正处于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节点。”崔向群表示,这就需要各地积极发挥产业创新和技术先导作用,鼓励企业牵头申报,另一方面,应给予各地一定的自由度,加大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推动基地、项目、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

对于创新,企业需求最为迫切。“高端核心零部件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最关键的一环,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高端核心零部件还严重依赖进口。”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闫丽娟说,目前徐工牵头组建了省级创新中心,她建议国家层面在高端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领域增设国家级创新中心,集全行业之力,打造自主可控的零部件“中国品牌”,带动整个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抢占“新赛道”,

培育数字产业新动能

3月8日上午,在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介绍,我国5G基站今年力争超200万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工业互联网”已经连续5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数字“新基建”,正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打造新的“数字基座”。

眼下,我省工业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势头强劲。去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1.2万亿元,完成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投资超600亿元,新建5G基站6万座、累计13.1万座。“新基建领域是兼顾短期刺激有效需求和长期增加有效供给的最佳结合点,将有力促进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朱晓进说。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经是发展的“必答题”。

“谁占领了数字经济产业高地,谁就拥有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全国政协委员、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力斌介绍,今年1月,江苏省数字经济联合会正式成立,会员单位400多家,联合会将从进行数字经济战略研究、培育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建立数字经济产业平台等方面发力,着力以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助力中小实体经济、中小商业企业以及乡村振兴项目向数字化转型,推进动能转换、优化经济结构,激发发展新动能。

记者从省工信厅了解到,为抢占数字“新赛道”,我省启动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十大工程,力争3年实现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促进车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场景化应用。

向“数”而行,各地已经行动起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胡明春介绍,中电十四所将围绕“3+N”总体架构持续推进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横向实现研发、制造、保障“三大核心业务域”集成,纵向实现市场、计划、质量等“N维管理要素”贯通,持续加强数据挖掘与利用,打造“全数字、全互联、全智能”的数智军工研究所,推动产业数字化;并将相关建设成果向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领域推广应用,加速数字产业化,助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3月9日《新华日报》:http://xh.xhby.net/pad/con/202203/09/content_1039295.html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