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杨芳记者葛思佳)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日化用品等与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各类用品中,但其生产企业往往呈现出“先产品分散生产,后污染集中治理”或“重产品生产,轻污染治理”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严重污染生态环境。3月22日,记者从新利18彩票 获悉,新利18彩票 乔旭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嵌入临氧裂解过程的‘三废’治理与化学品生产耦合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项目通过三个创新点实现了化工及相关行业生产的源头绿色化、过程减量化、治理精准化,获评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科研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才能释放科技势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乔旭表示,为解决化工行业污染治理效果差、过程集成度弱和资源利用率低这三大制约发展、被人诟病的“痛点”,他领衔的绿色化工实验室里一直致力于促进化工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我国化工产品精细化率已提高到45%,但较之欧美等发达国家60%~70%的精细化率还有较大差距。”绿色化工实验室骨干成员、南工大化工学院教授汤吉海介绍,精细化学品应用面广、专用性强、附加值高,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或地区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针对化工产品“三废”相态分别治理能耗高、效率低的问题,乔旭带领他们研发出“三废”临氧裂解一体化净化技术。“通俗来说,就是使大分子在氧气的作用下裂解反应生成小分子,小分子再深度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废水废气废渣近零排放。”乔旭解释。这种“三废”临氧裂解一体化深度净化装备,可嵌入精细化学生产装置中,实现全浓度范围内“三废”同时处理。“处理后的尾气排放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低于10mg/m3,废水化学需氧量(COD)低于40mg/L,远远低于国家和地方排放限值。”汤吉海介绍,COD是一个能较快测定河流是否污染、工业废水是否达标的重要污染参数。
“提高原料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精细化学品生产源头绿色,是我们团队攻关的目标。”乔旭说,精细化学品生产的反应、分离等单元过程大多采用离散单向的序贯连接方式,各单元产生的废弃物大多直接进入“三废”处理系统,有时副产物排放量可能是目标产品的10到100倍,不仅增加了原料成本,还增加了废弃物处置的费用。“因此,我们发明了系列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可以捕获并利用精细化学品制造过程中过量原料,实现了生产过程‘三废’原位减量。”据介绍,团队还针对酫酯胺类精细化学品高原子经济性反应合成路线,创制了功能化分子筛催化剂,并通过调控反应网络提高原料利用效率。
“采用绿色反应工艺才能真正实现‘源头绿色、原位减量、嵌入治理’。”绿色化工实验室成员、南工大化工学院教授陈献介绍,针对精细化学品合成副产生物量大的问题,团队设计出系列提高原子利用率的绿色反应工艺,发明了极性溶剂原位还原、盐析定向锚定等策略,构筑磺酸等有机官能团、过渡/碱金属均匀分布的分子筛催化剂,首次用于加成、缩合等高原子经济性反应,实现多点位协同的高效催化效应,构建了羧酸特种酯、烷氧基丙酸酯、二苯胺、(氯代)苯甲醛的绿色催化合成工艺。
“原料吃干榨净了,工艺水循环利用了,‘三废’自然不存在了。”绿色化工实验室成员、南工大化工学院教授崔咪芬列举一系列成果转化实例介绍,绿色工艺原料转化率与目标产品选择性均高于传统工艺,建成的酸烯加成、烷烃氯化的“背包式”反应精馏集成装置,使原料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98%和97%以上;发明的(氯代)苯甲醛生产水解反应与液液分离耦合的过量水原位循环技术,工艺水100%循环利用,源头上杜绝了向系统外排放未反应的过量原料和工艺废水的产生。
经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家组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临氧裂解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推动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具有很好的产业推广应用前景。据悉,该技术专利已入股孵化出南京资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产品技术独家转让给中盐常州新东化工、江苏飞亚化学等企业,建成了全国首套化工“三废”临氧裂解一体化净化撬块装置和全球最大4.5万吨/年二苯胺、1.2万吨氯代苯甲醛(含氯代氯苄)等工业装置,打破了国际行业寡头的垄断。近两年内,成果应用企业取得了新增销售额20.57亿元、新增利润2.83亿元的经济效益,同时取得了减排废气13.51亿立方米、减排精馏釜残等有机危废5156吨的环境效益。
2022年3月24日《江苏科技报》A2版: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appnews/93273/101797/108747-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