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南京日报〕名校名城如何实现“共生,共兴,共强”?专家——携手共进 为发展“蓄能”

时间:2022-05-19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赵蕾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5月19日,新利18彩票 迎来办学120周年。今年,南京迎来120岁生日的学校共有8所。在这特别的年份里,南京报业传媒集团携手8所学校举行了“今年,我们都是120岁”系列活动。昨天,作为系列活动之一——主题为“共生,共兴,共强”的名校名城融合发展峰会在新利18彩票 顺利举行。学校为城市源源不断地输入智力支撑,城市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办学环境和资源。120年的历史长河里,名校名城彼此成就。展望未来,两者又该如何同频共振、更好地相互赋能?峰会现场,3位与会专家围绕相关主题展开深入论述。

一脉同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月20日、6月6日,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将迎来120周年华诞;接下来,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也将陆续迎来120岁生日。

“8所学校一脉同源,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是她们共同的源头。”峰会上,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维春将8校历史故事娓娓道来,“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之一。她不仅寄托了中华民族寻求新知、育才强国、挽救危亡的强烈愿望,还实现了传统书院教育体制向现代科学教育体制的过渡,成为肇创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

三江师范学堂建成后数次易名,历经沧桑,后经高校合并、院系重组等方式,形成了包括如今的南大、东大、南农大、南师大、南林大、南工大在内的十余所知名高校。“正是这段历史也让南京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重要的起源地之一。”董维春说,多年来,南京大学6所高校形成了各具鲜明特色的办学风格,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董维春介绍,早在三江师范学堂建立之初,就建有附设中学和附属小学堂,随着三江师范学堂的发展,附设中学和小学堂也数易其名,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与成绩斐然的6所高校相比,南师附中、南师附小这两所学校也毫不逊色,办学120年来,实验、改革、创新一直是他们发展的关键词和办学追求,也引领了全国教育改革的风气。

共生共荣,发展好自己才能激发对方动能

大学因城市而盛,城市因大学而兴。高校的发展需要城市为其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充足的办学资源、适切的就业机会;城市的发达需要高校为其提供价值引领、技术扶持和人才培养。在题为“高校发展与城市发达”的主旨演讲中,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操太圣指出,名校名城共生共长,彼此成就。

1951年,斯坦福大学创建了美国第一个高科技工业园区——斯坦福工业园,也就是后来的“硅谷”,这是全球第一个建在大学附近的研究园区。“在中国,大学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具备明显的贡献力。”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以大学为主体的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大学科技园为例,操太圣介绍,科技园是科教与经济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1所,是我国最大的智力密集区和新技术企业诞生地,现已成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有中关村,南京有珠江路。“‘科技一条街’”珠江路也曾遭遇‘寒流’,虽然周边大学、科研院所云集,但却没有彼此打通壁垒,后来在政策的扶持与创业环境的支持下,不少南京高校的学生陆续进入珠江路成为创客,珠江路转型成为重点众创空间。”操太圣提到,东南大学积极与珠江路展开合作,共同打造国际化设计产业园,为南京的科技创新作出了贡献。

操太圣说,以南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在宁高校也与南京展开密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2019年,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大学共建“南京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区”,重点优先发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教学体系创新、大学引领基础教育发展等,致力于打造地校合作提升区域教育质量的样板。教育领域的合作全面破题,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双方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形成名校名城共生共荣共发展的综合效应。

“总体来说,大学汇集了科研成果和人才,对促进地方教育水平提高、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价值。而城市也给了大学将科研结果进行商业化应用、满足更广泛社会需求的机会。”操太圣表示,如何更好地实现名城名校互动,双方需要继续强化共生理念,发展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激发对方动能,构建共生共荣的友好生态。

校地合力,激发学生“双创”热情

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双创”热情为名城发展助力?当天的峰会上,国内双创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导、东南大学集团经济与产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胡汉辉教授,基于40年参与东南大学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实际经历,谈了他对高校培养人才的看法。

“‘想世界的问题,寻可行的方法,做今天的事情。’这3句话是高校应该让学生知道的其身上承担的责任。这个责任,学校要用他的校训、宗旨、 环境等,也就是大的思政理想教育去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具体到每个学科的老师,则应该告诉同学们,每一个学科的前沿在哪?发展在哪?问题在哪?我们今天离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多远?怎么一步一步往前走?然后引导学生不仅让他看书本、做实验,还要用榜样的力量,比如说校友的创业经历,来激励他们。”胡汉辉说。

胡汉辉认为,高校要利用好教室、校园、社会、世界这四维课堂,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以东南大学为例,我们把校园这个第二课堂课程化,就是把第二课堂里本来的实践活动进入课程,计算学分,给学生一个同等绩点。”胡汉辉说,“比如大学一共120个学分,其中 80个学分是需要完成学科学习以及实验研究,另有 40个学分是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到农村去了解怎么样扶贫和巩固成果,到社区去怎么帮助残疾人去进行慢病的防治等,这些都是高校要做的。”

对于社会这个课堂,胡汉辉认为,城市除了给予高校基础的实验设施支持外,更多的应该给高校提供环境平台。名校名城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2022年5月19日《南京日报》第2版:http://njrb.njdaily.cn/njrb/h5/html5/2022-05/19/content_60_50105.htm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