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南京日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时间:2022-06-28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张健 杨芳 摄影:钱澄 李昌华 编辑:吉星雨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学校作为江北新区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未来将进一步推动‘高大上’的国家级平台入驻,助力新区打造创新高地;吸引‘高富帅’的海内外人才落户,助力新区打造创新热土;集聚‘高精尖’的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助力新区打造创富乐园。”日前,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邢正军,管委会副主任林其坤一行考察调研新利18彩票 时,该校党委书记芮鸿岩郑重表示。

有这样一所高校以山为伴、择水为邻,跨江发展, 江南校区东望钟山、近偎北湖,江北校区背靠老山、面临长江,在山与水的长期润泽下,学校办学兼具山之稳健和水之灵活于一体,在利用学科赋能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作用于青山绿水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近五年来,科研经费到款从2017年3.2亿跃升至2019年5.7亿元,2020年和2021年,在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双重不利情况影响下,全年科研到款分别达到5.8亿元和7亿元。其中,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立项数创历史新高,仅绿色生物重点专项立项5项,立项数并列位居全国第一,2021年签订横向科研合同1975项。这所高校就是新利18彩票 ——一所以工见长,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综合型大学。

深入校地融合——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着眼产业急需、凝聚创新力量,立足区域发展、缔结创新纽带,不断推动学校学科地图和新区产业地图、学校所能和新区所需,一流学者和一线问题无缝对接。”新利18彩票 校长乔旭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深入推进校地融合、共同发展,为南京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南工大主校区地处国家级江北新区,因此服务新区发展一直是该校社会服务的先选项。“我在江北新区”的方位意识、“我是江北新区人”的主人翁意识以及“我为江北新区做什么”的责任意识,促使南工大不断思考,释放高校智力、学科、人才和平台等优势,与南京江北新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扎扎实实地为新区服务。2021年11月17日,南工大和南京江北新区共建的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北创新中心和未来科技园揭牌。据悉,早前南工大已依托江浦校区与江北新区共建“工大智谷”,投资30亿元,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辐射基地,该项目被选为南京首批“121”创新社区。南工大着力打造高校知识经济圈,2020年5月13日,新利18彩票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万谷集团三方合作共建“硅巷”,该硅巷以南工大虹桥校区为载体,面积70000平方米,聚焦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协同打造大设计现代化产业园区。“学校一直倡导并促成校地共建驻宁高校,主动走近南京的创新需求,今天我们主动迈了一大步。”启动仪式上,乔旭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技术优势和机制优势,推进学校所能和社会所需无缝对接,“将论文写在社会发展的蓝图中”。

学校除了已与南京市共建16家新型研发机构外,还与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等地共建产业学院、研究院,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实现技术移植、人才落户,形成了“南工大系”特色新型研发机构集群。今年5月25日,学校与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我国绿色新材料领域创新能级的新跃升,共同书写绿色双碳循环发展的新答卷。6月17日,学校与南京工程公司签订“产教融合”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践行“新工科”建设理念,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工程设计人才,推动炼化工程核心技术突破,为全省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典型范例。

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江北创新中心揭牌及签约活动。

聚焦化工本质安全——

探索绿色化工发展新模式

“我建议通过学科交叉、协同发力,打造本质安全创新平台,并加强对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2022年3月,乔旭在全国两会上再次提出,希望借助科学技术将传统化工提档升级为节能、环保、安全的现代绿色化工产业,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支持化工本质安全技术创新,推进化工产业绿色发展。近年来,南工大一直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江苏省产业发展急需,努力突破化工本质安全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类专业设置,为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助力江苏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2021年5月19日,新利18彩票 应急管理学院成立。同年,9月28日和9月30日,该校和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共建的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所揭牌,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申报的“工业互联网+危化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获批。随后,12月25日,由江苏省应急管理厅和新利18彩票 共建的江苏省化工本质安全研究院成立。2022年,南工大应急管理学院获批建设江苏省首批应急管理学院,实现应急管理、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装备技术与工程、化工安全工程和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等应急管理类本科生招生专业全覆盖。2021年10月22日,南工大还举办探·智信息科技与应急管理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以吸纳青年才俊加盟。

南工大副校长凌祥介绍,学校学科实力雄厚,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材料学科进入了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学校鼓励哲学社会科学与安全、机械、土木、管理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构建‘技术+管理+政策+法治+文化’五位一体的应急治理研究基本模式”,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跨领域的应急治理问题。至此,南工大围绕综合研发实验基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重点推广工程建设等重点工程,打造化工工艺安全研究平台、化工设备安全试验平台、化工反应风险评估平台、智能化信息化平台等,开展化工本质安全研究、技术应用与推广工作,织密校内校外“联动网”,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建设应急治理智库,将论文及报告写在党委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里。

新利18彩票 首批“揭榜挂帅”项目签约。

释放学科优势——

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江苏化工未来发展要通过企业创新驱动,通过行业再造重塑,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在南工大举办的“2022未来化工发展高端论坛”上,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副会长马建平与与会者分析了江苏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和化工高质量发展道路选择。

为帮助师生更好地了解化工战略需求和前沿成果,论坛还邀请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孙丽丽院士、东南大学首席教授顾宁院士等9位专家,围绕碳中和、智慧化工、微化工、健康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多角度分析了化工行业当前和未来发展趋势。

自2021年起,南工大将“科技创新月”列为校庆品牌活动,2022年“科技创新月”期间,南工大举办了40余项实实在在的科技活动,既有头脑风暴式的论坛,也有产学研联动的深层次科技合作。

近五年,是江苏化工排查整治和探索构建先进产业体系的关键期。南工大持续推进“服务江苏化工转型发展专项行动”,配合省化治办牵头开展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攻坚行动,为全国化工绿色发展和本质安全提供“江苏经验”。2020年,南工大牵头组织600余名专家开展全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围绕化工、生物医药、造纸、印染等工业领域为30个化工园区和2608家化工企业,进行“全面体检、绿色诊治”,共发现各类环保安全问题和隐患6.7万余个,制定“一企一策、一园一策”方案2638份,减少了万吨级“三废”排放、取得了亿元级效益。

南工大还践行“山海之约”,推进与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宁东等煤化工基地合作,与西藏水利厅协同开展农村饮水水质提升工程;共同发起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联合全国16所化工高校发布《全国化工高校南京宣言》。

南工大社科处处长陈红喜介绍,近年来学校多个科研团队在绿色发展、疫情防控、政策咨询等应急治理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报告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肯定并被采纳,其中,2021年10月,南工大向江苏省委提交的“关于加强危化品管理、提升高校实验室本质安全水平的建议”,获得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批示予以肯定,并受托为全省高校危化品管理起草标准。

南工大牵头江苏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

力推绿色低碳——

加快成果落地转化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芮鸿岩强调,学校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服务理念,“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突出学科优势守护青山绿水。”

南工大K&k团队在欧阳平凯院士指导下,开发出推动化工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过程强化技术微流场反应技术。“如果说传统化工好比是‘炖羊肉’,而微流场反应技术就是‘涮羊肉’,它可以做到在几秒钟时间内完成反应,确保过程安全可控。”该校生工学院郭凯教授介绍,他的团队也成为国际上唯一能实现微化工技术万吨级工业技术应用的团队,先后完成了生物基无毒增塑剂5万吨/年、生物基聚氨酯多元醇5万吨/年以及医药、香料等系列重大产品的绿色制造,产品转化产值约40亿元/年,研究成果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邢卫红教授主持的“面向制浆废水零排放的膜制备、集成技术与应用”项目2019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项目自主研发出的技术建成的全球首套4万吨/日制浆废水零排放示范工程,在徐南平院士的指导下,解决了世界级难题,“救活”陷入绝境的南通王子造纸百亿元项目,化解了因制浆废水排海引发的矛盾,央视《还看今朝》栏目曾以“一滴水的故事”作了报道。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采矿废水、印染废水和化工废水等化“废”为宝资源化工程中,每年可减少化学耗氧量排放总量约1000吨,减少废水排放总量约1300万吨,回收工业盐产品数万吨,净化水1200多万吨。

乔旭教授团队日前研发的“嵌入临氧裂解过程的‘三废’治理与化学品生产耦合关键技术”,通过3项创新实现了化工及相关行业生产的源头绿色化、过程减量化、治理精准化,获得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一专利技术入股孵化出南京资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相关产品技术独家转让给中盐常州新东化工、江苏飞亚化学等企业,建成全国首套化工“三废”临氧裂解一体化净化撬块装置和全球最大4.5万吨/年二苯胺、1.2万吨氯代苯甲醛(含氯代氯苄)等工业装置,打破跨国公司的垄断。近两年,成果应用企业取得了新增销售额20.57亿元、新增利润2.83亿元的经济效益,同时取得了减排废气13.51亿立方米,减排精馏釜残等有机危废5156吨,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

今年5月19日,新利18彩票 迎来办学120周年暨合并组建21周年,校庆日当天,该校召开“新利18彩票 揭榜挂帅项目启动会”,公布了“钙钛矿发光技术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基于生物集群效应的生物燃料乙醇高效制备技术”“现代木结构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等11项首批榜单任务。榜单一经挂出,即被该校先进材料研究院王娜娜教授,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陈勇、应汉杰院士,土木工程学院陆伟东教授等12位重大科研项目带头人所揭,他们与学校分别签约立项。

“实施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机制,既是我国历史智慧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创新性运用,也是遵循科技创新规律、顺应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重要举措。”芮鸿岩说,“作为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探路者,学校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产业链,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在重大项目组织管理中引入‘揭榜挂帅’机制,是在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之路上的又一次大胆探索。我们通过‘揭榜挂帅’机制,集众智、汇众力,推动有组织的原始创新,让能者上、智者胜,啃下一个个‘硬骨头’,打赢一场场‘攻坚战’,不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培育新优势,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激活新动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新利18彩票 的智慧和力量。”

撰稿 张健 杨芳 摄影 钱澄 李昌华

南京工业大举办“2022未来化工发展高端论坛”。

2022年6月28日《南京日报》A10版:http://njrb.njdaily.cn/h5/html5/2022-06/28/content_60_52607.htm?div=1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