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江苏教育报〕新利18彩票 增加全要素产业参与体验,增强全景式职业理想教育,充分释放科产教优势—— “三螺旋”式培养“未来工程师”

时间:2023-12-20 来源:江苏教育报 作者:杨芳、朱琳 摄影: 编辑:韩子旭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本报记者 任素梅 通讯员 杨芳 朱琳

与专业排名3%、学分绩点3.8相比,新利18彩票 土木学院2020级学生张子楠在面试时更愿意向对方展示自己特别的“大学课堂成绩单”——专利、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日前,他带着这张优异的实践成绩单被推荐免试研究生至东南大学继续攻读硕士。

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实验室、走向工程应用,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丰富理论,两者双向赋能,这是南工大工科学生的培养范式。近年来,该校以培养具有“初心、匠心、笃心”的创新型工程师和科技型企业家为目标,增加全要素产业参与体验,增强全景式职业理想教育,形成科产教“三螺旋”融合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优秀的“未来工程师”。

把名师、校友请进讲堂

厚植争当创新型工程师的“初心”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能干什么?我该干什么?我应该怎样努力?”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硕博连读生、南工大2022届毕业生高浩昊清晰记得当年在母校的迎新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工大教授唐明述对新生抛出的“灵魂三问”。彼时,高浩昊立下志向,希望自己能在纳米催化方向深耕,真真切切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今年5月,南工大举办第六届班长论坛,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该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2003届校友张巍在论坛上围绕磨炼领导能力、提升管理能力等方面内容,分享了做一名优秀领导者的心得体会。同月,南工大化工2022级学生赵晟轩参加完“2023年‘筑梦化工’校友高端创业论坛”后,进一步坚定了做好“化工人”的信心和决心,表示会在中国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师时钧精神的指引下不断攀升,不断彰显绿色化工的魅力。

“学长的授课让我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了具象的感知,我们要传承南工大土木人精神,将来像学长一样‘专注做一事,把工作当修行’。” 南工大土木2023级学生陈昱年聆听了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国工匠、杰出校友陆建新讲授的“开学第一课”后,不禁为学长41年扎根建筑施工一线、从基层测量员成长为“中国摩天大楼钢构第一人”的故事而动容。

每年新生开学,南工大都会邀请优秀教师、行业精英、杰出校友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在传统工科人才培养聚焦知识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极具校本特色的价值塑造体系,将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强化专业思想、职业理想、工程师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教育,激发学生扎根产业、创业报国、实干兴邦的理想信念和学习动力。”南工大党委书记芮鸿岩介绍说,学校系统设计和推进“科研链—产业链—教育链”三链深度耦合,将产学研合作优势迁移赋能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科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科人才的新模式。

把科研成果、产业真题嵌入教学

打造争当国之大才的“匠心”

在学习中实战、在实战中提升,是南工大教育教学持之以恒的追求。和大师一起走进南工大学生课堂的还有大项目、大成果。

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建筑——南京上坊保障房项目一出场,学生们就直呼“大开眼界”。在南工大土木学院《土木工程施工》课堂上,中建二局总工程师苏宪新成为学校企业导师,带着新鲜出炉的工程项目,为大三学生们奉上了“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课程大餐。6个课时的授课中,学生们普遍反映:“这样的课堂把生涩的理论形象化了,知识也能更好地消化吸收了。”

在南工大化工学院最新《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等课程中,学生们欣喜地发现该校教授乔旭牵头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不同工况反应与蒸馏集成技术及在化工中间体生产中的应用”已活化成课堂内容,该项目开发的2项实验教学装置也成为学生们完成大创项目、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的重要载体。该校生工学院教授郭凯团队主持完成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果“基于微流场反应技术的生物基无毒增塑剂及其衍生物连续制造”中的相关内容也被精准嵌入课堂教学。材料学院教授张振忠将自己在碾轮式混砂机、纳米金属粉体生产线开发和纳米复合润滑自修复剂等方面的研发成果,融入《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基础课程设计》和《纳米材料》等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将科研优势转化成教学优势,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前沿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南工大科研院院长姜岷介绍说,“十三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成果奖12项,已有270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融入了这些科研成果。基于科研成果,南工大出版或再版了《材料化学工程研究进展》等专业教材60多部,开发膜分离、反应精馏、微化工、热管换热、安全评价、木结构等实验装置26项,使科研链和教学链有效衔接。

把课程从教室延伸到工厂、车间

锻造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笃心”

“近年来,我校与中石化、中建、华润等300多个龙头企业联合开展工科人才‘靶向’培养,引进产业导师、教授216名,他们走进课堂开展基于真问题实景项目的案例式、探究式教学达150多项。”据南工大教务处处长陆春华介绍,学校实施“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实习实训—工程设计”贯通的课程实践教学,30%以上课程从教室延伸至企业车间,学生全部进入生产企业一线开展真场景工程实训。

该校交通学院纪展鹏、赵逸昕、李帅学、汪源等几位学生的实践舞台则主要在导师的企业课题中。大三时,他们就加入了南工大—吉欧本科生定向培养科研团队,自主进行系列实验、开展创业实战训练。一年多以来,他们发表SCI论文2篇、EI论文1篇、核心论文3篇,被授权7项发明专利。在“三螺旋”培养体系下,该校生工学院学生在“十三五”期间获IGEM、“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省部级以上及国际创新创业竞赛奖励11项。

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团队成员、该校化工学院2020级本科生邢志伟自豪地介绍,他们的项目使得一家石化公司年产9.5万吨,能耗下降33.3%,总体效益提升39.4%。“自2012年参加这项赛事以来,我们学校已连续12年获得全国总决赛特等奖。我们成功地守护了荣誉,延续了辉煌。”

为了使工科大学生在真题实景中接受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锻炼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南工大以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26家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构建“个十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联合产业、企业和政府建设“国家—省—校—院”四级现代产业学院12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1个。2013年以来,该校学生完成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600余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629项。

2023年12月20日《江苏教育报》:http://epaper.jsenews.com/Article/index/aid/8006695.html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