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新华日报〕省属高校聚力服务发展,丰沛内涵建设—— 努力成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时间:2024-04-01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赵蕾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党的全面领导更加坚强、人才引育成果更加丰硕、学科专业建设更加优质、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2023年,江苏73所省属高校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引领下,立足优势、彰显特色,比学赶超、争创一流,在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和教育强省建设中取得新成效。

“充分释放考核综合效应,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育人质量实现新提升。通过贯通‘人才引育—科研产出—成果转化’引领激励链条,省属高校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为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说。

聚焦党建引领,

立德树人成效彰显

省属高校综合考核坚持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鲜明导向,构建党建与高校高质量发展内容衔接、相互印证的考核指标体系,着重考核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情况,引导高校对标国家“双一流”和“双高计划”建设,千方百计聚才、多措并举育才、综合施策励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促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联动共进。

凸显院士、卓越工程师、纳入省级顶尖人才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引育、高规格平台建设、高水平科研成果等核心指标牵引作用,人才队伍、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38所高校265个学科进入ESI前百分之一,机构数和学科数均列全国第一;17所高校40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机构数、学科数分列全国第一、第二;3所高校4个学科进入ESI前万分之一,机构数和学科数均列全国第二;在国家“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中,17所高职院校获“优秀”等次,数量居全国第一;在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数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数全国第二……

“学校党委坚持立德树人与济世育人相结合、党建引领与事业发展相融合,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兰青说,学校积极参与全省高校三级党组织“对标争先”“强基创优”建设计划,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组织开展“千村万户健康行”主题教育十大专项行动,赴青海、新疆开展“医教西行”活动,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

省属高校综合考核把认真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大指标大权重”。南京邮电大学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出台29项推动高质量发展举措,形成142项主题教育民生项目清单和“十大重点”民生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动态化清零工作机制,检视整改见行见效,持续增进师生福祉。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扬州大学实施“六聚焦六提升”工程,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优质化建设,汇聚形成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挑战杯”国赛奖项21项,数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党委在擦亮‘苏教先锋’党建品牌上不断创新,打造‘新能红盟’等党建品牌,以‘生态赋能型’党建工作模式引领‘城产教科创’融合发展。”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席海涛说,学校探索形成“一三五”党建工作体系,着力破解基层党建难题,高标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获批国家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交出了一份师生满意、社会认可的“年度答卷”。

强化激励效能,

内涵建设亮点纷呈

2023年,省属高校综合考核更加突出内涵建设、特色发展,设置差异化、可量化、可比较、撬动性强的考核指标,引导高校抓强项、办特色、扬优势,以特色学科对接行业需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参与打造“国之重器”,积极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以内涵式发展彰显高教特色,有效增强办学核心竞争力。

“我校不断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速培育标志性成果。”新利18彩票 党委书记芮鸿岩说,聚焦前沿新材料、“双碳”、先进生物制造、化工本质安全等领域,部署科研攻关行动,持续推动以大化工为主体的学科群优先发展,提升特色、增强优势,争创一流学科。

“学校始终牢记嘱托,有组织推动强农兴农科技攻坚,主动服务江苏科技强省、农业强省建设。”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李洪波表示,在高水平科研平台等考核指标牵引下,学校发挥农机特色优势,一体推进“095工程”,成立国家数字农业装备(人工智能和农业机器人)创新分中心,与沃得、玉柴联合研制出全球首款混动电驱无级变速拖拉机,更好赋能江苏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我们突出特色、聚力交融,实施开放办学创造新成绩。”在苏州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朋明看来,强化人才培养厚植新沃土,就要积极推进校地融合发展。学校与苏州市政府联合打造苏州古建园林学院,系统推进古建园林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创新。

设置“高显示度成果”等开放性考核指标,引导高职院校不断发挥专业特色,激发职业教育新动能。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做深做实通信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等专业集群,与龙头企业共建一批产业学院,与4个国家级开发区共建现场工程师学院,汇聚合作企业近千家,产教融合效能不断提升。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与马耳他艺术科技学院共建郑和中医药教育中心,提升中医药文化世界影响力。

服务产业创新,

融合发展全面深化

省属高校综合考核始终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引导高校把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破题之策、提升担当之力,确保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更好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当前,全省高校近一半优势学科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超一半品牌专业与“1650”产业体系密切关联,22所高校跻身中国高校专利转让百强榜、15所高校入选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百强榜,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紧跟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挥棒’,坚持‘顶天立地’科技创新战略,推进‘平台—团队—项目—成果’协同发力,去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际创新药学院等大载体相继落地苏大。”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介绍,学校与亨通等高科技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超千项、研发经费同比增长16.8%,新增国家级青年科技人才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微纳机器人、全光交换技术等方面成果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稳中求变、勇于破局。南京师范大学重点推进“校地、校所、校校、校企、国际化”五大合作,实现若干“从0到1”的突破。学校获批教育部“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合成生物基础研究中心,与常州等6个设区市、苏豪控股集团等5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战略合作,与广东等5省13地开展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实现高质量发展“撑杆跳”。

“江苏高校综合考核实施5年来,引导高校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盯住重点、集中发力,让我们明确前进方向、更有干事激情。”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始终坚持服务江苏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办学定位,构建了以装备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为主干的专业集群架构,30个职教本科专业全部紧密对接江苏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江苏制造强省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产业优化平台布局,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共建,高校的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愈发凸显。连续5年获批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通过推进需求导向的精准科研和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2023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42件,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二位。

“对照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要求,我们将不断提升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的内涵引领性、评价精准度和发展支撑力,引导和激励高校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更好地担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任务,成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为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省委考核办有关负责人说。

2024年3月29日《新华日报》第2版:http://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1311835&layountIndex=1&date=20240329&siteID=2&id=1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