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日前,由新利18彩票 主办、该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全国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研讨会(QCDAC 2024)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60余家单位的近200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及企业界人士等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围绕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了11个报告,报告主题涉及量子线路转化的基准数据集构建、可逆量子线路的最优综合、面向绝热量子通量参变器(AQFP)逻辑的布局优化、量子线路的含噪声模拟、量子线路模拟器设计,以及串扰意识的量子线路映射与量子门调度等方向,同时探讨了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相关前沿技术及产业发展方向。大会报告人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显示了量子计算领域的青年人研究活力。
“随着量子计算硬件规模的不断增长,具备高可扩展性的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算法设计已经同时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新兴领域,对于推动量子技术的商业化和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量子计算与算法理论实验室主任孙晓明简要介绍了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情况,展望了量子计算的美好明天,他呼吁专家学者从领域发展的需求牵引和基础研究的创新引领两个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行业进步。中国计算机学会量子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量子计算与软件研究所所长李绿周向大家分享了研究成果,其团队证明了可逆线路综合下界的可达性,攻克了可逆线路综合研究领域中存在了20余年的关键科学难题,这对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领域,尤其量子线路优化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利用汉明稀疏性实现错误缓解算法的快速读出,有效降低量子计算过程中的错误率,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实现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浙江大学教授卢丽强在报告分享中介绍道。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金洲针对绝热量子通量参数逻辑布局布线优化方案,提出通过最小化缓冲器的数量来降低功耗和延迟,从而加快量子计算的运行速度,提高量子计算机性能,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噪声,提升量子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包括量子线路模拟、量子线路设计、量子编译、量子线路优化、量子噪声缓解等关键步骤,是未来量子计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南工大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杜振龙介绍,本次研讨会是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领域在国内的首次会议,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量子计算专业委员会确定了后续活动和讨论的基调,为从事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研发技术人员搭建了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前沿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南工大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刘学军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量子计算正逐步应用到网络信息安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化学生物制药、金融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量子+”技术必能催生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南工大深入开展量子计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领军人才培养、政府决策咨询等研究工作,努力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本次大会同时进行了线上直播。来自全球量子计算领域的专家、学者11000余人参加了线上会议,引发了热烈探讨。“与会学者与专家聚焦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主题进行了近距离交流,大家互通有无,分享了研究成果,碰撞了创新思维。”来自上海电力大学的王宝楠老师表示,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有助于促进跨行业的合作与经验共享,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或挑战。 (孟凡旭)
2024年5月31日《江苏科技报》第B03版: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appnews/126446/138488/15220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