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视角>> 正文

〔江苏科技报〕江苏高校深入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打通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

时间:2024-07-18 来源:江苏科技报 作者:朱琳 朱月馨 摄影: 编辑:张恩斯 上传: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通讯员朱琳朱月馨

本报记者葛思佳

“生物基聚氨酯技术以蓖麻油、棉籽油等非食用性油脂为生物基原料,替代传统的石油基原料,可以大幅提升固碳和减碳效果,实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万吨级规模产业转化。”日前,在新利18彩票 和中江国际集团共同主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项目--“生物基聚氨酯多元醇新产品及其绿色制造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示范”成果推进会上,生物基聚氨酯新材料一“登场”,就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关注。该项目由新利18彩票 副校长郭凯牵头,联合了1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现已形成五大类生物基聚氨酯新材料,广泛应用于铁路隧道、西气东输、棚户区改造项目和医护家居产品等方面。

“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学校将学科地图和地方产业地图、学校所能和地方所需、一流学者和一线问题紧密衔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利18彩票 党委书记芮鸿岩表示,一直以来,南工大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江苏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学术型教授擅长于科研项目的创新和攻关,但对项目转化的产品和市场的定位是模糊的。”南工大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余子夷介绍,研究成果转化落地,需要一支懂管理、市场、财务等相关知识的专业化团队支持。2021年,南工大与江北新区共建江北创新中心,在省内较早开展概念验证中心建设,“中心组织专门的团队帮学术型教授验证其早期成果的可行性,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原理或技术可行性研究、原型制造、市场竞争分析等验证服务,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

南工大化工学院孙世鹏成为首批受益者。“中试放大是否可行?市场能否接受?”孙世鹏在实验室完成板卷式纳滤膜小试后,便带着成果咨询了该校概念验证中心。目前,团队在中心的帮助下依托这个项目成立了南京蔚华膜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平板卷式纳滤膜产业化,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净水、垃圾渗滤液、医药分离、化工废水处理等领域。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经理人’功不可没。”南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周治介绍,该校持续加强对技术经理人的培养,已建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百人技术经理人团队,他们为科研项目量身“定制”发展路线,目前11个概念验证项目已落地转化。

前不久,“技术经理人”团队又促成了一桩“喜事”,帮助应汉杰院士团队的5件专利以作价3000万元的价格,找到了“好婆家”--与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山东华泰木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南工大一方面提供“智囊团”,帮助科研人员带着成果找市场;另一方面,搭建创新平台,引入社会和政府股权,帮助科研人员带着市场需求“有方向”地做科研,促进技术、市场、企业、资本等多元化要素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业生态。

作为首批入选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南工大积极探索,着力破除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性障碍和利益藩篱,将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赋予科研人员。

“赋权改革省去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繁文缛节’,激励科研人员更多地关注成果产业化前景。”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崔朝亮表示。2022年,崔朝亮团队开发了气血交换膜,应用于ECMO(人工膜肺),打破3M公司对ECMO用气血交换膜的垄断,对大幅降低国内膜式氧合器成本和技术安全性,提高我国医疗器械领域核心技术保障能力有重要贡献。

南工大将该项技术成果的所有权赋予崔朝亮团队,并约定收取作价入股10%的收益,90%收益归技术发明人所有。崔朝亮团队成功引入社会资本,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合作成立江苏爱科膜高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PMP中空纤维丝性能达到国际同类商品标准,在强度等指标上超过了进口产品,订单金额约440万元。

此外,2018年,南工大在高级职称评审中,首次设立了“社会服务型教师”的晋升类别。2021年,该校机械学院方成刚老师,在拥有论文、8项第一发明人专利和主持制定的行业技术标准基础上,因与企业签下的一笔340万元的项目合作协议而“加分”,顺利晋升正高级职称。截至目前,共有50余人获评社会服务型高级职称,该项改革还入选科技部成果转化典型案例。

2024年7月17日《江苏科技报》第3版:http://www.jskjb.com:8081/xpaper/news/130461/142706/156766-1.shtml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