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共有158个子文件夹的备课文件夹。像极了网络链接,每个文件夹下面又有无数个子文件夹,光《结构力学Ⅰ》一个文件夹里面就有78个子文件夹,《习题集》《清华大学参考》《培训考试卷》《考研试题》《工程图片》……这个备课文件夹,陪着校第十二届师德十佳、数理科学学院宋林辉老师走过了10个春秋,走入了60多个班级、1200余节课堂,走进了数千次实验与竞赛,也走向了5200余名学生的心底。
故事入课堂 听他的课很过瘾
周一早上8点半的浦江504教室,时而安静地连一张纸掉到地上都听得见,又时不时爆发出一阵阵哄堂大笑,对于宋林辉老师来说,这种场景再经常不过了。在有趣的故事中教学,把有效的案例引入课堂,10年来,宋林辉老师在《结构力学》《工程力学》《土力学》《力学专业导学》等一系列力学课堂上,给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奉上了力学知识的饕餮大餐。
交通1701班的孙泽元说:“宋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上课十分幽默,知识点讲解地很清楚,并且加入自己的经验,也就是参考书上没有的东西。”上过宋老师课并有同样感受的学生不在少数。孙泽元的学长交通1603班的邓星辉在大三上学期又选修了宋老师的《结构力学Ⅱ》,“宋老师上课幽默又不失严谨,能够吸引人,条理性又好,所以又选了他的课。”
被视为“三座大山”的三门力学课程,却深受学生喜爱,这与宋林辉用心的备课有着很大关联。谈到如何备课,宋老师有一套独特的方法:“首先要把教材‘读薄’,把几百页的书在一张纸上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这是备课时老师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素养;在此基础上,再去把它‘读厚’,往经典的知识点里掺入有启发性的、有趣的案例、故事和情景,把更多知识点更好地教给学生,我可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多。”宋老师是个生活上的有心人,每当他看到新闻中的事件跟力学相关,在科研过程中遇到典型的问题,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跟力学有关的案例,他都会把它们收集起来,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网红吊桥”也没能逃过宋老师的法眼,“这个吊桥你怎么走才不会掉下去?我会通过这样的发问引导学生思考它的受力结构,我发现学生们就会非常感兴趣。”
因为充分的备课和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早在五年前,宋老师就在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在首届江苏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指导入日常 不放松学生培养
两年一度的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和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是面向力学学生的省内和国内最高级别赛事,每一名学习力学的学生都把能在这个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和荣誉。2017年,宋林辉老师担任负责人,带领竞赛指导团队,对校内选拔出的100多名学生进行竞赛跟踪辅导。“历史最好成绩”是宋老师历时两个月带队指导后交出的最后答卷,“第十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一等奖”“个人特等奖”“优秀组织奖”,他用一个文件袋细心地呵护着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
向指导创新项目、竞赛和学生实验等“第二课堂”延伸,宋老师认为这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同等重要。距离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还有不到5天时间,孙泽元沿用着过去两个月的作息习惯,按照宋老师排好的赛前复习计划,一有空就到宋老师专门安排好的机械楼A107来自习,“宋老师说在这边自习方便,他就在楼上4楼,一有问题我们就可以去问他,我们也会经常通过微信来交流。” 孙泽元说机械楼已经成为他去的最多的学习场所了。力学1601班的潘子鉴一谈到宋老师也非常激动:“今年寒假宋老师刚指导我参加了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因为全是英文试题,他帮我们买来了指导书,找了往年的竞赛题,召集大家一起制订了计划和目标,平时没事就过来帮我们解答疑问。在宋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获得了个人赛和团队赛的二等奖。” 如今,潘子鉴又开始了新的实践课程,他正在跟着宋老师做“桩土界面摩阻力测试与仿真”的大创课题。
晚上8点的机械学科楼A109实验室,王兴亚带着三名学弟学妹娴熟地进行着固结构实验之后的拆卸工作。2018年的这个时候,刚上研一的王兴亚刚接触工程力学实验时还一头雾水,正是导师宋林辉一遍又一遍手把手地指导了他。“在200千克的设备上进行固结构实验是工程力学学生所有实验的必经环节,所以我一定会亲自带他们。”宋老师说,“通常要经过四遍,待学生们完全掌握后才交给他们做,每一届学生都是这样手把手带出来的。”
“对学生的培养不能放松。”宋林辉分管学院科研、研究生工作,同时做着本科生教学、科学研究、研究生指导、力学系团队建设等工作。即使再忙,在学生的教学和指导上,从不会有丝毫懈怠。
教育入人心,与学生相伴前行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十年来,宋林辉老师用十分的教学投入,收获了学生的满分好评,将严谨治学、用心指导、垂范躬行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每个学生的心底。
“为什么教务系统最高只能打98分啊?”面对提问“你给宋老师的课打了多少分”,力学1601班孔燚帆反过来询问记者:“我觉得应该给宋老师打100分,但是教务系统上最高分是98分,所以我每年打的分数都是98分,但是在我心目中宋老师是满分教师。”力学1601班姜应磊同样表示遗憾:“不能打100分,但是口碑绝对100分。”
“课表就是老师的法律。”宋林辉一直将这句话谨记于心,这也是当年导师范钦珊对宋林辉的教诲。“一定要跟学生交心,你要把他们当成自己小孩一样。” 在平常的工作中,宋林辉老师一直心系学生、帮困助难。2011年他班上有个外省学生突发重病,他知道后带着学生到中大医院、南京脑科医院求医问诊,期间还让爱人帮着照看,直到现在,他们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遇到此类事情,他总说,“学生在外求学,老师就是他们最信赖的人,遇到了帮一把那都是缘分。”
已经毕业5年的闫迪谈到宋老师的时候依然很激动:“宋老师很关心我们,之前找工作帮忙介绍,还拿出自己家的东西给我们用,像小冰箱之类的,当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
采访结束时已临近中午,宋老师关好417的门,向109实验室径直走去,因为下午还有课题组的会在等着他,但他同样清楚,学生们更需要他。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