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正文

金融危机给我国就业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时间:2009-10-28 来源:人民网 作者:szw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编者按:中国就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什么影响?应对危机需采取什么方略?如何有效地推进和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使之与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形成良性互动?针对这些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成专题组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见解和建议,为推进我国应对危机的就业工作提供理论思考,为实践工作奠定更好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本报从即日起将陆续发表该系列研究报告的主要成果,以供读者参考。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正确评估当前就业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分析和把握其中蕴藏的机遇,意义重大。

  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实体经济危机,它对我国就业的冲击之大,前所未有;金融危机影响的突发性与我国经济结构中固有矛盾的叠加,使就业矛盾更加尖锐突出;如今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对经济尤其是就业的影响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面对严峻而错综复杂的就业局面,常态下解决就业、失业的政策措施明显不足,急需采取宏观与微观、应急和长效、直接和间接等多种组合性政策措施和渠道解决诸多就业难题。

  当前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和挑战是巨大的,而危机中也确实蕴藏着机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具有典型的反危机反周期的重要作用,做好了就可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一、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

  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之大,前所未有。

  国际金融危机传导到我国,一开始就严重冲击了实体经济和就业。

  一方面,危机首先影响外向型企业和外部投资及其就业。由于外部需求骤降,订单锐减,出口增速迅速下降。由2008年3月增长30.6%,下降到2009年3月的-17.1%,下降了47.7个百分点。按照出口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影响20万就业机会来计算,相当于减少了950万个就业机会,表现为大量出口加工型企业和外贸企业受到直接冲击后陷入经营困境,部分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倒闭,一大批工人失业或放长假。同时,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外部投资也大幅减少,使外商在建和拟建投资项目受到影响,对实体经济和就业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危机通过产业链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作为出口产品的生产方,在出口企业受到严重影响的同时,为其提供能源、原材料、物流和服务的企业也随之受到影响,其中资源性行业因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大幅下滑和国内需求的减弱受损较大,不少企业陷入困境。进而通过产业链和消费等途径迅速波及房地产、建筑、建材、钢铁、纺织、装备制造及旅游等行业,通过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展,对我国经济和就业造成严重冲击。

  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对经济尤其是就业的影响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实体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难以独善其身。

  失业率的变化是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当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主要经济指标和失业率均处于下降通道,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

  美联储预计2009年经济下滑幅度为-1%到-1.5%之间,失业率将达到10.1%。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估计,欧盟经济在2009年将缩减-4%,预计欧元区经济2010年将萎缩-0.1%,欧盟27个国家的失业人数在2010年将达到10.9%。

  据ILO最新报告估计,2009年全球失业率从2007年的5.7%升至2009年的6.5%至7.4%,全球失业人数将上升至2.10亿人-2.39亿人,比2007年增加了2900万人-5900万人。同时,估计全球一半工作岗位受到严重冲击,工作中的贫困人口比2007年约增加2亿人。

  针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导致全球失业人数大幅上升,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胡安·索马维亚认为,相对于经济的全面恢复,就业率要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通常需要多花4到5年的时间,因此,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危机将会持续6-8年之久。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提出的重大挑战

  挑战之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凸显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并使得结构性矛盾尖锐化,急需出台组合性的政策予以解决。

  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岗位大量流失,大批农民工失去原有工作岗位。虽然大部分农民工已重新就业,但薪酬下降,工作不稳定的情况普遍存在。下半年500-600万农村新生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农村劳动力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二是需求减少使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堵塞,加剧了大学生及其他城镇群体的就业困难。当前尚有30%多的大学生尚未找到工作,今后几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数量还将不断增加,各地一批国有集体企业破产人员安置问题不断出现,其他城镇新生劳动力及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也很大。三是灵活就业群体受到冲击较大。灵活就业群体的市场需求下降,新增就业中30%-40%是灵活就业,主要得益于社保补贴支撑,但目前只有约半数享受社保补贴。四是在就业总量供需矛盾增大的同时,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当前市场上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量大,但大量劳动者由于缺乏技能就业难、工作稳定性较差。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我国教育培训体制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如高等教育功能定位不清,扩张过快;职业教育发展不足,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水平不高;技工学校发展的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

  另一方面,面对严峻而错综复杂的就业局面,常态下解决就业、失业的政策措施明显不足,急需采取宏观与微观、应急和长效、直接和间接等多种组合性政策措施和渠道解决诸多就业难题。

  既要从启动内需、减缓冲击影响、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宏观经济角度入手,通过保增长来保就业,又要在保增长的各项政策中,充分体现就业优先的原则,通过保企业、特别是扶持中小企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来实现稳定和促进就业;既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和采取各种临时性措施满足当前的迫切需要,又要从长计议,扩大和深化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解决结构性矛盾;既要关注经济发展,又要努力提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水平,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做好上述工作,特别是搞好政策的总体组合和长短结合,相当重要而紧迫,这对我们应对危机的能力构成重大挑战。

  挑战之二:对外需和投资过高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调整转向以内需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这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过高依赖外需和外部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到非改不可之时。我国外贸加工业的主要市场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当部分外部投资也来源于此。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灾区,金融危机已演变为实体经济危机,普遍出现经济停滞和衰退、投资和消费锐减的情况。由于经济危机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其经济在短期内难以走出困境,恢复到正常水平尚需时日。特别是在经历金融危机过程中,西方社会对于超前消费文化进行了认真反思,社会公众的储蓄意识增强,这势必导致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受到抑制。最近美国财政部负责“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中国事务的执行秘书兼高级协调员洛文杰指出,美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基本变化,美国家庭的储蓄率明显上升,美国人大肆消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他说:“美国经济复苏将是缓慢的过程,中国需要做好准备,不要指望一两年内美国经济会走老路,而中国又能继续依赖美国消费者。中国要面对新现实,即中国要更多依赖内需,特别是消费引导增长。”这意味着我国外需和外部投资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到以往水平,中长期内也很难获得快速增长。

  我国对外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低端加工产品,而支撑这一格局的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在未来也会逐步失去。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也是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逐步提高的过程。经济学告诉我们,在存在企业竞争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工资必然要反映劳动生产率状况,因此,劳动力成本必然不断上升。以劳动力成本优势为支撑的低端出口加工业将逐渐丧失竞争优势,以外需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随之改变,提高内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成为不二选择。

  因此,推动出口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成为必然选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健增长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保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途径是保持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同步增长。这就要求我国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以相同的人工成本创造更多价值。这意味着当前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必然性,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挑战之三:在新增就业受到影响的同时,如何稳定就业、减少岗位流失成为影响全局的重要问题。

  严峻就业形势充分说明,稳定就业与新增就业同等重要。一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企业就业存量在去年底减少了8%,企业就业岗位增减相抵为净减少。新增就业的成果大部分被存量流失抵消。二是在实体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增加就业本身就十分困难。因此,采取积极措施稳定现有就业岗位,是稳定就业局势的关键。三是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的引擎,就业也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维持就业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