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正文

通识教育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作用

时间:2009-07-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邓东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思想,起源于欧洲,成形在美国。通识教育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包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方面的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广博的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等各个学科的底蕴,又有深厚的本学科、本专业知识。在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本科阶段前两年课程几乎都是所谓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后两年和研究生阶段学的才是专业知识。在我国内地,通识教育近年来也因其独到的优势开始为人们所重视。2005年,复旦大学组建了包括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等六大模块在内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力求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通识教育的积极作用感受颇深,并认为,当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普遍存在的单一学科倾向已严重制约了该专业的健康发展。而引入通识教育,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他们培养成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受传统的“培养专业化人才”思维的影响,我国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多数院校在研究生阶段以前依然沿用传统的美术绘画教育方式,即图式中心论的单一知识结构、技法逐次升级的重复教学,以及侧重于表象资料收集的写生式实践环节。同时,由于学生们在进入大学前就确立了“专业设计人才”的发展目标,从社会、学校到其自身都对此形成了一种定式,美术以外的文化课程从高考前的应试训练阶段便有意无意被轻视。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偏窄。显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与艺术设计自身的发展规律相背离,更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实现文理互渗融通。这对于拓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无疑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今天的艺术设计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本体范畴,而是已经成为构建公共社会生活过程和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综合手段,艺术设计专业与各学科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关系也日益融会贯通、相互迁移,逐步体现出复杂的跨学科特质。如果学生们能通过通识教育,在充分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系统了解一些社会与人文、历史与哲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生态等学科的知识,将有助于他们解决多种知识需求之间潜在的矛盾,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设计艺术,更加准确地把握设计对象。

  艺术设计的创造力往往在瞬间发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对于世界真谛的一种顿悟。这需要平时的深厚积淀,而独特的创意更来自于跨领域的广博知识。西方美术史上,我们耳熟能详的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人,既是伟大的艺术巨匠,同时也具有多个领域的深厚修养和造诣。从这个角度上讲,拥有优秀创造力的人往往是“通才”,仅掌握单一技能的人则多半创意贫乏。因此,要培养一名创新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决不能仅仅立足于本专业的土壤,艺术设计专业有必要与各学科充分结合起来,从更为广阔的领域中汲取养分。而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在自己的专业之外接触到更多新鲜有益的知识,令他们的视野和思路变得开阔,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并获得更多的创作题材和创意思想,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艺术设计是一个尤其需要人文精神的学科。优秀的创作者们往往会对一些事关安身立命的终极性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层的思索,而优秀的设计作品则无不体现着人类思想的深度与力度。但在目前这种高度专业化的教育模式下,学生们被束缚于狭窄的学科划分和自我定位之中,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去了解和思考越出专业知识层面的某些超越性的问题,加上浮躁而功利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可能连进行这种思索的愿望都没有。

  艺术设计教育要为自己寻找出路,必须找回缺失的人文精神,而通识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佳手段。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从广阔的知识之海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习惯。通过深入研读先贤的经典,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领略作者思想的深邃,从而获得心智的训练和提升;通过了解历史的变迁,通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充分的反思;而通过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对客观对象进行更高境界的把握。可以想见,接受过这种通识教育训练的学生,已经因其所拥有的人文精神,在通往优秀艺术家的道路上比别人先行了一大步。

  另外,通识教育也是帮助学生们确立科学的内在价值尺度,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创作人生同样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大学生正处于各种心理矛盾最普遍、最突出、最激烈、最难把握的时期,如果不能在此时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内在价值尺度,形成健全的人格,他们所接受的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便丧失了最重要的前提。而通识教育能有效地赋予学生们强烈的使命感和博大的胸襟,将他们培养成健康、快乐、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将为他们在今后创作出积极健康的优秀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