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正文

世界经济运行在低速增长期

时间:2009-06-08 来源: 作者:姜永坤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从发展的视野来看,目前的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为克服自身运行失衡矛盾的一次大调整。世界经济复苏将步履蹒跚,真正全面的复苏需要科学技术创新上有革命性突破。世界经济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上行乏力、下行受到托力的箱体式运行结构调整进程中,进入一个较长的波状运行低速增长期。

  经济运行态势是经济运行格局、走势和特征的综合体现,是经济运行内在矛盾冲突的反映,是我们判断经济走势和思考对策的前提。时下,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世界经济走势究竟是V型、L型还是U型?学术界可谓见仁见智。由此需要探析的几个紧密相关问题是,当前世界经济的运行态势及其内在矛盾和特征是什么?矛盾的缘由是什么?解决的前景如何?

当前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二重结构及其矛盾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的运行是建立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二重结构基础上的。这两种经济在实际运行中呈若即若离的矛盾状态,由此造成了世界经济运行中的二重结构及其失衡与起伏状态。首先,从世界经济二重结构运行中虚、实资本的性质及其作用方面来看,不同性质的资本及其活动构成了经济运行不同的内涵和结果。实体经济的运行,是以具有真实物质价值的产品和社会服务的产生与实现为结果,其运行要受到真实物品和服务市场供需状况的影响和制约。脱胎于货币资本的进一步虚拟化,建立在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基础上的虚拟资本,是以票据形式存在的一种利益所有权证书,由虚拟资本为内涵的虚拟经济的生成演化本质上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其运行目的是追求资产的溢价和名义财富的增值。

  在所谓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下,虚拟资本已经由股票、企业债券、银行券、不动产抵押等有价证券,发展衍变成由各种组合证券、期货、期权、指数期货和指数期权等组成的多种形式的金融衍生产品,由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构成的虚拟资本,依靠金融杠杆系统的作用,已形成同实体经济运行相对分离、独立进行全球性循环交易的虚拟经济运行体系。

  其次,从世界经济二重结构运行及其矛盾冲突的表象来看,其特征是运行起伏不定,易引发系统性风险,其主要原因在于虚拟资产的投机性和价格的不确定因素甚多。虚拟经济运行与实体经济运行本质上的差异就是目的鲜明的投机性,其运行具有不稳定和高风险特征,在借助金融杠杆可能轻易获得利润甚至暴利的情况下,很容易吸引巨量资金迅速涌入进行投机活动,其中不少高倍率的金融衍生产品已经蜕变成为个人或公司用来牟取暴利的投机工具,在能够撬动社会资源配置的同时,一旦投机过度,膨胀的泡沫就会瞬间破灭,同时通过信用杠杆的反向作用造成实体经济运行“失血”状况。


二重结构运行失衡及其对世界经济运行态势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运行中这种二重结构失衡与矛盾的产生及其引致的冲突和起伏,根源在于,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出现了资本利润率平均化与下降趋势,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为追逐利润最大化,引发了利润实现冲突。纵览作为经济运行基础的全球实体经济发展进程,自二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以核能、电子计算机、新材料为基础,以石化、钢铁、汽车、造船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大发展,实体经济迄今经历了约50年左右一轮的发展长周期,重化工产业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规模化和集约化进程。

  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重化工产业发展进入其技术生命周期的尾声,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运行增长进入滞胀,世界经济运行出现颓势,跨国资本加快了其重化工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新兴经济体兴起,全球重化工产业市场空间得到迅速拓展。到90年代IT产业勃兴,因十年左右的技术生命周期规律的作用,形成了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基础上的商业景气周期。但是,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灭和重化工产业全球市场的日趋成熟,在追逐利润最大化动机和目标的驱使下,国际垄断资本纷纷“弃实就虚”。从全球来看,经济运行中以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等形式存在的金融资产不仅在总量上超过了实物资产总额,而且还以远超过实物资产增长的速度膨胀并流向全球。

  全球虚拟经济的片面膨胀,掩盖了重化工产业产能全球性相对过剩真相,造成了全球对重化工业产品虚假的市场需求和商业过度投机,引发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操控、能源和大宗农矿产品供需、产业发展中的生态环保、气候等重大国际经济关系和运行秩序问题上的巨大冲突。从“多哈回合”谈判的无果到世界贸易区域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从上世纪90年代起的短短十多年间,拉美、俄罗斯、亚洲接二连三爆发了局部的地区性金融危机,到这次发端于美国的虚拟经济泡沫大破灭,无一不说明世界经济二重结构运行失衡的严重性和这次危机的深刻性,表明世界经济运行的基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由此进入了变数增多的“后危机时代”。


世界经济运行态势前瞻及相关对策建议

  (一)基本态势和近期运行特征

  从经验看,国际银行业危机的影响一般要延宕2年左右,眼下全球的危机应对仍处在泡沫破灭后金融去杠杆化的“紧急止血和输血”过程中。由于各国政府自危机爆发后已先后采取了相对一致的干预行动,当下按常规会形成一轮全球性的触底反弹,但各国反弹时间和力度会因国情和受危机冲击不同而有异。尤其是作为危机风暴源头和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目前在金融领域对有毒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对幸存金融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对各种资本力量重新洗牌,其结果尚不完全明朗。因此,下半年世界经济运行态势只能是处于各国程度不同的反弹恢复阶段。

  但是,由于这次危机性质上是属于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世界经济运行失衡及其矛盾冲突中的结构危机,它使得目前各国政府所使用的传统的宏观干预政策和措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三大“两难困境”制约和“双向调整”难度:即各国政府为复苏经济的巨量投资受到产业国际化背景下全球实体经济产能已相对过剩问题的制约,为恢复银行信贷信用缓解通缩的大量货币投放面临资本国际化运作下虚拟经济泡沫沉渣泛起、导致世界市场结构性通胀的危险,在现行消费模式下各种刺激消费拉动需求的措施受到环保和生态的压力。而要走出上述三大困境,使全球经济体的运行重回正常合理的轨道,不仅需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贸关系领域、对各自的储蓄-消费模式以及相关的汇率政策和外贸政策进行双向结构调整,而且需要在国际金融领域,消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不合理的权益分配状况,需要在国际经济关系领域,改革国际经济运行秩序中的不合理规制。所有这些绝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协调完成的易事。

  从发展的视野来看,目前的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为克服自身运行失衡矛盾的一次大调整。因此,世界经济复苏将步履蹒跚,真正全面的复苏需要科学技术有革命性的突破。从中期看,世界经济运行不会借着反弹就此复归经典的复苏—高涨进程,而是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或者是被束缚在一个上行乏力、下行受到托力的箱体式运行结构调整进程中,进入一个较长的波状运行低速增长时期。

  期间,伴随美国等发达国家竭力依靠巨量货币注入来尽快走出衰退的努力,美元对其他国际货币的汇价将进入一轮新的波动区间,各国围绕对外经贸关系和汇率问题将展开新的冲突与磨合,国际能源和大宗农矿产品市场将会不断受到过剩资本的冲击,价格处于反复波动状态。对此,我们不仅要对“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运行的起伏可能持续相当一段时期有所思想准备,而且要对可能的全球农产品、贵金属、能源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有足够的预案准备。

  (二)相关对策建议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也是发展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当针对我国经济运行结构上受制于外部市场需求、经济运行基础不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软肋”,把夯实国民经济运行基础,促进社会经济活力恢复,实现宏观经济的稳步运行和有质量的增长,作为应对危机的战略目标。在国家发展目标导向上,增加国民收入增长指标来补充以GDP指标作为发展引导指标的不足;以全面推进“三农现代化战略”来确保内需增长发展战略的实施;以人力资源开发、“人才强市(省)”战略为导向来推动地区科技、教育、文化协调发展;以稳定社会经济运行为方向,拓宽扶助中小项目的政策广度,活跃商务和社会服务,促进就业;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结构性调控与后期服务监管,促进地区经济结构优化。抓住世界经济运行格局调整之际,加强对引进外资的节能环保技术导向力度和吸收消化;政企联手,在构建合作双赢、风险共担的产业链与经贸链的基础上,稳步“走出去”,推进国际双边经贸战略性项目合作。在深化改革上要着力探索实行以公有、民营、社会共享为价值取向、依靠民主法治为基础、有完善“防火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加快调整社会财富分配关系,释放内需潜力,提振经济发展活力与创业动力,力促在调整中形成全面回升,走出一条化危为机、强国安邦之路。

  (作者为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员、副研究员)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