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钧(1912.12.13—2005.9.1),出生于江苏常熟。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2月16日下午,在90岁高龄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时钧于1912年12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莫城镇一个读书人家。父亲应试未中,寄希望于子女,要求子女认真读书,成为有学识的人。1917年,时钧入本乡小学读书,1924年小学毕业,跳级考进孝友中学初中二年级。1926年,时钧初中毕业后随其大哥去苏州读高中,大哥在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时钧入该校附中。1927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并入中央大学,其附中并入苏州中学高中部,分文理两班,时钧在理科班。时钧也爱好文学,曾被《吴县日报》聘为业余编辑。1929年高中毕业,被保送入东吴大学。1930年改考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同时被两校录取,时钧选择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在清华4年,所学课程除两门之外,均为“优”或“优+”,曾荣获“裴克”奖学金。1934年大学毕业,随即报考清华第二届公费留学生,被录取。发榜时规定学习造纸工程,先在国内实习1年,后由导师指定进美国当时惟一设有造纸专业的缅因大学深造。1935年8月赴美,在缅因大学攻读两学期,于1936年5月获造纸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关于机械木浆的筛分和性能的关系》,由导师分成两篇论文发表在美国的造纸专业杂志上。随又赴麻省理工学院专攻化学工程。
“七七事变”后,时钧婉言谢绝了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主任怀德曼(Whitman)教授的盛情挽留,于1938年5月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6月抵达汉口,经清华同学推荐,在国民政府军政部化学兵队任教官。不久,日本侵略军进攻武汉,时钧由长沙长途跋涉,经湘西、贵州,于1939年2月到达重庆,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执教生涯。年仅27岁的时钧,先后受聘在中央工专、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兵工大学及动力油料厂研究生班任教,主讲“物理化学”、“化工计算”、“化工原理”、“工业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经济”等多门课程。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授课时,广征博引、条理分明、深入浅出,深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被誉为“娃娃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8月时钧回到南京,任中央大学教授、化工系系主任。同时,兼任重庆大学化工系教授和系主任。1952年,新中国高等院校调整,时钧任南京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同时受命创建我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他率领化工系全体同志,通力合作,以前苏联教学计划为蓝本,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培养出了我国水泥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1956年秋,时钧与汪德熙、汪家鼎等教授联名上书高教部,建议在化工系设立化学工程专业。1957年初,高教部同意试办。同年4月底,高教部在北京召集有关会议,制订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由时钧任组长。当年暑假,天津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开始招生。“文化大革命”给高等教育造成了巨大创伤。同样,化学工程专业也未能幸免。“文革”后,时钧力尽所能挽回“文革”造成的损失,重登讲台,开设《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单元操作选论》等课程,有时不辞辛苦连讲4节课。从1979年起,时钧着手重建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担负起系主任的繁重任务。在他主持带领下,建成了化学工程博士点,并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学工程研究所。
60多年来,他在化工高等教育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有不少是蜚声中外的科学家,两院院士就有14位。时钧先生是我国水泥专业、化学工程专业的创导者和开拓者,对吸收、干燥技术、膜分离技术和化工热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有重要贡献,先后获得了“全国化工有重大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8年,他又主持完成了《化学工程手册》新版以及《大百科全书》化工卷的编撰工作。
他曾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第一届成员,中国石化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化工学报》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