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正文

陈建华:高校基层党组织着力在构建好和谐氛围上下功夫

时间:2008-02-25 来源: 作者:体育部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基础,是党领导和执政根基,是“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为全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基层党组织作为社会细胞,构建和谐基层是当前各级党组织一项重要任务,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高校二级学院(部)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党在高校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职责和为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历史使命,要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激励机制作保证,人格力量去感召,着力在构建和谐组织氛围上下功夫。

一、以思想教育为先导
高校二级学院(部)基层党组织基本任务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教育、引导和激励全体教职工同心协力地为高校建设和发展,为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做出努力。基层党的建设和思想教育要贴近学校和学院(部)中心工作,服从并服务于学校的行政工作开展,决不能单纯就党建抓党建,只有通过积极而有效的思想宣传、行为引导和政策激励,教职工思想上得到了统一,才能行动上达成一致。因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人总是在一定“知”的指导下行动,只有以正确的“知”指导下,“行”才能取得成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注重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切忌采取空洞说教式和单向灌输式。如:必须让教职工了解和领会的上级文件、领导重要讲话、学校重大决策和部署,基层领导做到先学一步,并联系自身和部门实际向教职工阐述学习体会及落实的具体措施、设想和建议,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又不至于在教师中造成对学习的反感情绪。通过学习活动,体现出基层领导理论水平和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起到对教职工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在工作理念上做到不能以活动次数和时间长短衡量学习活动好坏,而应实际效果上下功夫。学校党委积极鼓励基层党组织教育活动要多一些“自选动作”,让基层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进行。
21世纪进入了信息社会、网络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社会,对获取知识能力较强和信息获得途径较多的高校教师来说,往往不满足于一般性阅读文件和泛泛而空洞的说教,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富有创造性。例如:为了构建思想上的和谐,我们针对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好胜心强,较易看到自己优点,不易原谅别人不足,曾有一度出现同志之间关系不太协调的现状,开展了“三二一”主题党日活动,即每一位教职工,说说自身“三个优点、二个不足和一个目标”。首先做好广泛的思想发动,明确举办主题活动的意义。其次,党员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真诚地围绕“三二一”带头作好发言,“画好像”,让基层群众感受到了党员和领导班子成员讲得具体、实在,没有虚假成分。通过真诚地交流,达到相互了解的目的。基层党组织还应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力求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必须抓住五个环节,即必须结合实际,确定主题;认真发动,明确主题;注意引导,围绕主题;注重形式,突出主题;加强宣传,巩固主题。 [1]
思想教育还应围绕解决教职工思想和实际问题进行,针对高校因扩招后,教师队伍普遍年轻化,业务知识不够扎实,从事科学研究意识不强情况,基层党的工作重点应该侧重于引导青年教师搞好教学与科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上下功夫。要通过各种场合强调和倡导高校教师要从学者和全面发展的角度要求自身,大力宣传学校“以人为本、学术领先、科学发展”的办学方针,增强教师危机意识和自尊意识。为了提高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体育部从2003年起确定每年举行一次学术报告会,现在有90%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提交了论文,从而浓厚了体育学术风气,真正从思想到行动上注意科研积累,逐步形成学术成果,以满足职称晋升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许多教师努力后顺利地获得职称晋升。否则,教师没有平时积累,自身条件不过硬,等职称晋升上不去时,基层党组织再去做思想工作就显得被动,相互之间的矛盾就会产生。对于学校重大举措和重要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事前进行认真做好思想发动,提醒大家高度重视,号召广大教职工积极地投入到即将进行的工作之中,要鲜明地号召大家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以营造一种良好的思想氛围,为开展学校、学院(部)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激励机制作保证
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告诉人们: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强调两个基本前提,第一,人作为一种有欲望的动物,其需要决定于其已经占有了什么和还没有占有什么,只有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才能影响行为。第二,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分级排列,一旦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种新需要就会产生,并再求得到满足。并把人的需要分成五层次,即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成就需要。 [2]在实施有效激励时,首先必须研究和分析各群体的需要特点,满足合理需要,转化不合理需要。学会分析各类人员需要的差异性。一般地说,不同年龄段人的需要不同,年轻人陆续成家最迫切住房的需要,中年人急切关心的是职称、成就需要,老年人则更注重自尊、荣誉和保健需要。不同类别群体需要也有着明显差异,高校大致分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人员。就高校教师来说,最为关注的是自尊和荣誉需要,希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承认,同时还有创造成就、学习和发展需要。服务、管理人员希望工作得到承认和尊重,自身价值得到实现,一旦工作取得成绩后能得到奖励和提升,同时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环境。
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善于运用层次需要理论和激励理论建立和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结合实际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文件、规定,对于做得好的给予物质与精神奖励。任何评奖做到公正、公平与民主,增加评奖评优透明度,让每一个努力并取得成绩的人都能得到相应奖励。公平理论要求教育管理者,设计奖励政策时必须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要从系统的角度设计各类人员的奖励政策,充分地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除物质奖励外,基层党组织针对青年教师政治上要求进步,积极地靠拢党组织实际,重视做好青年教师中的党建工作,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提出要求,加紧培养,并注重在实践中考察,符合条件的积极地吸收入党,这是对进步青年教师政治上认可和激励。要结合党建,对青年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提出阶段性目标,明确努力方向。同时还应该做好其它精神激励,如:注意认真地做好本单位先进事迹的宣传和报导,通过学校网络、校报、橱窗等宣传媒体,及时地实事求是地宣传基层单位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弘扬奉献、爱岗敬业和团队精神等。
三、以人格力量去感召
领导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影响力来自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制约因素有: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它给群众的心理效应分别是服从感、敬畏感、敬重感。非权力影响力的制约因素有: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它给群众的心理效应分别是敬爱感、敬佩感、信赖感、亲切感。领导者虽可以通过任命方式产生,但其领导地位,必须在工作中树立,领导不是组织中的某一个职位,而是一种积极有影响的力量。领导地位的获得不是基于某个职位或身份,而是基于领导者威信和声望,地位来自于个人的热情、权威、可信、知识、才能或超凡的魅力,即来自于领导者对群众所产生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威望主要是其个人的人格力量。所谓人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其二是人的道德品质;其三是人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如果具有完善人格,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导向力,可以鼓舞、激励组织成员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人格力量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1.吸引作用,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基层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首先应成为群体良好情感“发生器”,在和党外群众心灵撞击之中,培育浓厚的血肉情、手足情,进而和他们产生思想情感上共鸣,把党外群众吸引到党的周围,就能激发起员工做出奉献和承担“挑战性”工作的热情。向心力同其人格吸引力是呈现出正相关。只有党员在人格上做出表率,才能真正得到教职员工信赖,受到他们敬佩,这是实现基层党组织效能的前提条件。
2.感染作用,感染是通过某情感的传播,一方对另一方的心理上产生一种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服从。在一个组织中,群众不仅受激动人心的音乐旋律所感染,受动人心魄的竞技比赛所感染,更能够受到党员人格与体现这种高尚人格的感情、道德力量所感染。党员人格是个“回力板”,你付出什么便回收什么,你对教职员工倾注真诚的爱,他们才能给你信赖的情。
3.效仿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和党员领导是基层党组织的缩影,人格往往对员工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起到效仿的作用。如果党员自身表现出工作没有激情,那么他们也不会有意气风发,开拓进取。
4.导向作用,在思想政治方面,党员和领导人格对员工的政治倾向、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的导向作用。因为人格不仅体现在其心理特征和感情特征,还是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其身心特征上的综合反映,如果党员自身不是艰苦奋斗,任劳任怨,那么,教职工们就不可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