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正文

韩连生:调整战略 抓住机遇 促进我校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

时间:2008-02-28 来源: 作者:企业党工委 摄影: 编辑: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学习“十七大”及校党代会工作报告之体会
前段时间,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领会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含义。最近学校党委行政召开全校08年工作会议,部署了08年党政工作要点,组织学习讨论了即将召开的第二届党代会的“两委”工作报告(草案),提出了在今后5年内我校建设发展的规划目标,很是鼓舞人心,结合自己从事的科技产业工作几年来所走过的路程和今后面临形势和任务,以及党委和行政提出的奋斗目标,谈谈自己肤浅的学习体会。
一、我校科技产业工作进入了历史性的转折。
1、多年来我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可以充分肯定的成绩。
到2007年底止,我校科技产业已实现年销售额4个亿,利税7000万元,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高校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从2002年开始,按照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的指示,我校对原有40多家企业进行改组改制,清理关停了一大批经营规模不大,经济效益甚微和内部管理不规范的企业,通过对保留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明晰了学校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并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和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学校对企业的有限责任,有效规避了学校的经营风险,促进企业按市场规则办事,稳步健康地发展。到07年底我们已基本完成了校办全资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校企管理正迈向规范化的轨道。
回顾这段校企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校的校企成长,为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也为学科人才团队建设和学生的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学校分流、安置了近200名事业编制的教职工,每年分摊了一大笔人员经费;培养和锻炼了一批能够面向市场,具有一定经营理念和能力的外向型人才;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党中央提出的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方略,给学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立创新型国家,要大力开展自主创新、繁荣民族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在全国科技工作会上,又提出了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高校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高校的科技产业,依托于学校积淀的大量优秀人才和高水平的研发成果和技术优势,在发展国家科技和振兴民族经济方面担负着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科技型企业作为产、学、研互助的平台,为学校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服务于社会,发挥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和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我校作为一所创建一流的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创新型工业大学,必将在创新技术攀升和应用型技术创新方向取得显著的成效,一大批可以转化、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必将使我校的科技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学习理论、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接下来,我校的科技产业应该在上层次、增规模、出效益上做文章。
1、对我校科技产业发展认识上的提升
今天,我们举办科技产业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以往兴办校办企业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经济利益,在强烈的计划经济氛围下,搞点计划外的开源,增加点学校或部门(学科)资金支配的自主权。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资金来源的扩大,校办企业有限的“年终上交”已显得微不足道了。
然而今天兴办科技型企业,旨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实现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企业这个转化平台和产业化的成效来反哺学科,提升科技水平,促进人才培养,扩大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这种事业效应将给学校的发展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今天发展科技产业,根本出发点和首要目的是:加快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产业化,孵化科技企业,以此作为平台,推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现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其次才是:在产业化中,努力寻求较好的经济效益,反哺学科的发展,实现校(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2、解放思想,勇于开拓,促进我校科技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后,我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既要遵循教育部指出的“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十二字方针,更要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开拓,稳中求升。
(1)坚持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官、商相结合的道路。
(2)紧紧围绕国家和江苏省的发展重点和相关政策,主动整合校内外的优势资源,走集约化、集成化的道路。
(3)善于把握,权衡利弊,有效抓住发展机遇,在确保学校权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要放远眼界,放宽思路,放开手脚,放飞企业。
3、主要工作设想。
按照校党委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校办产业今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前期校企工作的基础,在充分发挥资产经营公司的职能和“防火墙”作用的前提下,重点在以下方向做好工作:
(1)搭建好“公共服务”和“资源整合”两个平台。努力为学科成果转化、产业化和人才培养提供服务。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成果发明人进行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意识,并竭力为成果转化、产业化提供政策咨询和过程服务,使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研发过程中去。
搭建“资源整合”平台,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完善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条件,拓展成果领域,延长转化的产业链,有利于科技企业快速、持续发展。
(2)对现有企业和新创企业、传统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差异管理。
遵循“实事求是”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加以调整和转移。即对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近期无望迅速成长的企业,采取政策扶持,放水养鱼的做法,不图分红回报,只求保值、增值,养好员工,稳定和谐。
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采取政策激励,助力发展,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科技含量,创立市场品牌,构建企业文化以及冲刺资本市场等举措,促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孕育出一批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实力较强,在国内外市场和同行中享有盛誉的科技型企业,也力争有1-2个企业在国内上市。
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全校上下的支持和共同努力。我们将借助党的十七大和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东风,明确目标,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奋力拼搏。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