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五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很多场合都倡导文明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鉴,这不仅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也成为中国推进全球治理改革、解答时代命题的重要主张。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
各种文明多样发展、多元共存是基本现实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尽管如此,国际上仍然存在不少杂音。对此,习近平主席2018年6月10日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发表讲话时明确指出,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2018年1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我们共同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表示,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尽管人类已经生活在地球村,但文明多样发展、多元共存是今天的基本现实。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
中国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文明多样发展的今天,中国一直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加强交流互鉴。
文明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发表讲话时提到中国秉持的文明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强调,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资料图
差异不能成为交流的障碍
对于文明之间存在的差异,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这种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2018年7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我们要以对话消除误解,以包容化解分歧,营造正信正行的良好氛围。我们要深入挖掘不同宗教中增进和谐、健康向上的内容,结合时代进步要求做好教义阐释。
通过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无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共建“一带一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习近平主席在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湖北武汉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时说,中印都是有着璀璨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印两国应开展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交流,共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
2018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向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致贺信时强调,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互学互鉴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坚定文化自信并不矛盾
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是要取长补短,而非崇洋媚外,对自己的长处视而不见;是要求同存异,而非消弭认同,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失去自我。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要解决现实问题,病急乱投医、崇洋媚外是不行的。要把中国的事情搞清楚,把好脉,不接地气不行啊!中国身体怎么样?是什么体质?心里要透亮透亮的。”
△资料图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在借鉴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足够的自信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自豪。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坚定文化自信并不矛盾,实际上也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借鉴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主席积极倡导文明交流互鉴,这一重要理念必将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