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正文

群众史观的中国实践

时间:2019-03-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王启兵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作者:陈立新(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标识,群众史观植根于现实生活过程,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创造和决定历史的理论表达,有着切中现代生活本质的理论优越性。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把群众史观具体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实践智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合理定位,把握现代社会本质

远古时代,人类个体遭遇强大的自然力量时,处于孱弱无助之势,以至于部落中那些具有创造才能或重大贡献的人物,总是能够获得人们的敬佩和传颂,由此便逐渐形成这样一种社会态度:人们由憧憬那些可以驾驭自然的力量,进展到想象并创造拥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这是“英雄神话”赖以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也预示了以英雄人物为法度的英雄史观的问世。虽说萌发于自然力量占优势的前现代社会,并生长于自然联系自发形成的文化土壤,但在自然力量优势逐渐减弱、社会历史力量日渐强势的现代社会,英雄史观却依然有其影响力,时常被人们用来认识和诠释社会生活现象。

工业革命之后,伴随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自然联系失去了约束力,个人获得了独立性,把各种形式的社会联系当作达到私人目的的手段。这就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18世纪的个人”——现代社会生活必然要求的标准化的“人”或人格特质。如何认识和把握“18世纪的个人”的存在性质?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答,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观态度和立场。

自然主义者从“自然基础”出发,认为“18世纪的个人”是自然造成的。这一观念代表了18世纪某些预言家和思想家的意见。像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这些理论家,居然把“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当作历史的起点,由此解释和论证现存的社会关系。这是着眼于“自然基础”来描画“18世纪的个人”及其存在前景,毋庸置疑为“英雄史观”铺设得以延续的温床。然而,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培育了诸如“自由”“平等”这些标志着人的独立性的品质,恰恰证明用“自然基础”来阐释人的问题,是远离现实生活世界、缺失现实根据的空谈。

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基础”,认为“18世纪的个人”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又是16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而且是“在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所以,产生18世纪的这种“孤立个人”的时代,由于资本追求普遍交换的原则性要求,恰是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社会关系”的时代。这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有可能获得自由。这种状况不是由思想家们虚构出来的,而是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过程所构建的。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立场。由此可见,只有群众史观才能清楚表达现代社会生活的现实运动及其实质。

  洞明时代动因,展示理论自信

历史唯物主义以物质生产为根源探索社会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第一次”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从而消除了以往历史理论的主要缺点。这就一目了然地展示了群众史观切中现代社会现实的理论优势,并且赋予了其适用于现代生活的发言权和解释力。

恩格斯曾经使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原理来阐释历史创造的问题。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人的意志代表一支分力,无数互相交错的分力构成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便产生出一个合力,亦即谁都没有希望过的“历史结果”。虽然每个意志的分力都对合力有所贡献,但历史结果则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恩格斯从变动无常的众多分力的交互作用出发,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实情和必然性。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透过纷繁芜杂的历史表象,探究隐藏在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动力的动因,揭示了物质生产或经济发展是每一个历史时代的决定力量。一个构成了历史必然性的“整体力量”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实现的?不言而喻,人民群众就是这一“整体力量”,就是形成历史结果的合力。进而言之,既然经济发展及其所需要的架构乃是现代世界生活的基本现实,那么,以劳动群众为主体和稳定部分的人民群众及其现实活动,就毋庸置疑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原始动因。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弘扬群众史观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认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群众史观因其切中现代社会现实的理论品格,蕴涵着在生活世界得以实现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通过提出并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史观的理论自信转化为鲜活的实践智慧。众所周知,党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之一,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传统”之一,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同频共振,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活力。

  牢记初心使命,丰富实践内涵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有两个重要贡献:其一,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其二,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当作工作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是立足于这样一个原则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进一步丰富了群众史观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涵。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奋斗目标。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是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经济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公认成就的标志和动力。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通过追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强并创新社会治理,使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就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破解发展难题,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资本为原则的社会发展,实质是“以物为本”的发展,势必造成发展困境。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科技力量和资本力量为支撑的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连为一体,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民族历史真正转变为世界历史。在当今世界面临着诸多全球问题的共同挑战面前,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这些举措贯彻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建设和谐世界为目标,力求开辟“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文明发展新路,在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书写新的篇章。

遵循“人民是阅卷人”的评价标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区别之所在。“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回答时代考题,写好新时代的历史答卷,让人民来阅卷和评判。这是群众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挥。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18日 15版)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