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
翻阅《我的改革情》一书,胸中涌现的是1978年以来中国大地上波澜壮阔又跌宕起伏的改革开放大潮,眼底浮现的是一位平民出身,刻苦上进,自强不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人物——“迟改革”。应当说,这本自传体著作,在很大程度上映射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大批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又为改革开放作出了一定贡献的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如果说《我的改革情》一书有独特之处,那就是本书作者迟福林的改革开放生涯伴随着浓郁的椰林风情和激越的南海潮音。
福林同志在本书中回顾了自己少时成长求学、忧患家国的时代记忆,抒发了自己对改革开放事业的情感和使命感。作者从建言农村改革、国企改革、政府转型、二次开放、二次改革等方面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研究历程;从建言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方面,回顾了自己痴心热土的“海南梦”;更从“改革自己”出发,讲述建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的责任和追求。
从这里回看过去,也从这里看向未来。40年,对于作者这一代人来说,几乎就是一生的经历,不可谓不长;40年,放置于人类发展的历史,却也仅是长河一瞬。40年来,我们在打破“两个凡是”为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突破了三方面的束缚:一是突破了“社会主义就是单一计划经济”的束缚,二是突破了“社会主义就是单一公有制”的束缚,三是突破了“社会主义就是单一按劳分配”的束缚,为改革开放征程起到了打破坚冰的作用。而福林同志在这三个重大理论争论方面,都有他自己的努力和建树。回顾这段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当前,我们仍然面临种种问题,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之时,更要从深层次的理论和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放眼未来,把改革推向前进。
福林同志说,他出生和成长于一个平民家庭,从小拾粪拾柴补贴家用。难能可贵的是,当他在世人眼中以“成功人士”站在各类论坛之上时,依然不忘那些在普通岗位上辛勤劳作的工人和农民。他建言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于2010年提出“让农民工成为历史”,并建议最晚到2020年让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我是积极支持福林同志这一建议的,在我看来,在城乡之间大量流动的农民工现在高达2.8亿人,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要落实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实现同工同酬,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赋予农民合理的包括土地、宅基地、住房等在内的资产收益。特别是要看到“十三五”时期,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的比重已经超过50%,他们对共享发展的要求远高于第一代,对平衡发展的要求也远高于第一代,解决农民工的根本出路是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市民化,这是中央早已确定的大政方针,需要我们加快落实。
从这里看到个人侧影,也可从中看到时代群像。在改革开放战线上奋斗了40年的许多老兵,回顾起改革开放走过来的历程,都是心潮澎湃。改革开放40年以来所走过的曲折、获得的经验、取得的成就,是身处动荡岁月、人生经历坎坷的一代人的坚韧不拔、开拓创新实实在在干出来的。福林同志在自序中说,“表达成长与变革时代的这一代人对改革开放的家国情怀和执着精神”,这的确是我们那一代人内心的写照和共鸣。
我曾与福林同志谈到,我在一次演讲时,说改革开放前只有过春节一家才能凭票买几两花生米,在场一位学生举手问:“花生米平日都卖给谁?”我和福林同志都深感,不了解改革开放的前因后果,就难以理解当初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的落后程度,更难以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历史巨变。通过阅读本书,相信能促使和帮助更多人理解我们这一代人对改革开放的信念感和使命感,特别是丰富年轻的下一代人对改革开放的集体记忆!
过去20多年来,我几乎每年都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参加国内与国际的各类改革开放论坛和相关学术研究活动,见证了一个以直谏改革为己任的智库所作的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得益于陈锦华、高尚全等老领导的指导帮助,福林同志在创办和发展中改院的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偏居一隅的中改院成长为中外知名改革智库。这是福林同志对中国改革开放作出的独特贡献。
有感与此,去年我曾填《桂殿秋》一词以赠:“椰树下,海风中。五洲鸿儒喜相逢。畅观寰宇求囯是,谋划华龙再飞腾。”
阅毕《我的改革情》,我愿将此书推荐给更多读者。
《我的改革情》迟福林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光明日报》( 2019年03月02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