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田勘
水利部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这几天上了微博热搜。其中最让网友热议的是这个12人名单中的苏轼,人们惊讶的是,一位文学大家居然还是“历史治水名人”。苏轼的这个双重身份超出了很多网友的知识范畴。苏轼不就会写诗为文吗,难道还会治水?
不只是不必惊讶于苏轼既会写诗,又能治水,大凡历史上稍有一些责任感和有所作为的政治人物、官员、专家和科研人员,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善治水并解决民生疾苦的美名,苏轼只是其中一员。只不过,长期以来他在文学上的成就遮蔽了他在治水和管理上的功绩而已。
苏轼成为治水名人既有历史和公共管理的共性,又有其个性。作为公共管理的共性是,一任官员或管理者,需要了解和解决民间疾苦,还要组织各种力量以抵御自然灾害。
尽管苏轼屡屡遭贬和流放,但是为官某一地方,必然要面临民生问题。
因此,苏轼每到一任上,都重视兴修水利,无论在哪任职,他都把兴修水利放在公共管理的第一位或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主要是靠天吃饭情况下,兴修水利保证生产和民众的生活之需尤为艰巨。
苏轼初到杭州任上,最大的水患是西湖荒废,另外,一个更大的实际问题是,杭州当地在唐代时形成的供应市民饮水的六井也荒废了,城里百姓喝不清洁的淡水。
这几个原因既造成民众生活和生产的艰难,也导致了自然灾害屡屡侵害杭州当地民众,同时也造成城市发展的巨大阻力。针对这些问题,苏轼问计于民间和水利工程专业人员,制定了杭州水利兴修的大计。
这个大计主要是疏浚茅山、盐桥两条河流,用茅山河接受钱塘江的潮水,用盐桥河接受西湖水。其主要目的是未雨绸缪,以防暴雨水涝时水淹杭州。另外,再在西湖边修建一座堰闸,以控制湖水的储积和放出,从而调节西湖水位,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第三是开挖西湖葑田。
前两个工程可以保证潮水不再流入杭州市区,而且能用它多余的水量补充六井,使市民的饮食用水能得到保障。而开挖西湖葑田是彻底治理西湖水患的配套水利工程,只有西湖有容量后,才能起到蓄水池的作用。
但是,开挖葑田又会挖出大量泥土,经过与专业人员协议,达成了一个一石三鸟的计划,用挖出的泥土在湖中筑起一道长堤,南起南屏山,北至栖霞岭,上建跨虹、东浦、压堤、望山、锁澜、映波六桥,沟通里湖和外湖。
如此,既让西湖成为真正有巨大容积的湖,又让淤土有了就近使用的功效,而且还方便了杭州市民的出行,市民的南北往来再也不必绕湖而行,可以沿建成的2.8千米长堤出行、散步和观景。尤其是西湖开挖葑田和建成长堤后,苏轼又建议在长堤两侧栽植芙蓉、杨柳等观赏性植物,并修建亭阁。因此,后人把这个堤取名为“苏堤”或“苏公堤”,而“苏堤春晓”也成为今天的西湖十景之一
苏轼杭州和各地任上兴修水利当然也沿用和参考了中国历代治水和兴修水利的智慧、经验和原则。苏轼在杭州领导人们疏浚茅山、盐桥两条河流、开挖西湖和修建堰闸,就是疏与堵智慧和技术的再次使用,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仅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也能抵御洪涝和旱灾,还能把城市打造成诗意的栖息地。
苏轼领导杭州人修缮六井后,建议把引水管道由竹管改为瓦筒,不仅使用持久,还保证供水和扩大了供水范围,使得“西湖甘水,殆遍全城”,也算得上是城市中较早的自来水工程。
因此,苏轼入选“历史治水名人”完全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