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十九大代表谈加强文化建设
光明日报记者 鲁博林 王国平 齐芳
10月20日,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交响合唱《启航》拉开帷幕。首场演出的这部作品以90后青年艺术家的视角,回望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伟大时刻。艺术节期间,包括捷克、奥地利、以色列、南非等十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将送来艺术作品,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也应运而生。
此前,中国古筝演奏家袁莎在美国纽约、旧金山、波士顿等地开启“筝与诗——中国音乐文化之旅”。演出活动作为“中华文化讲堂”系列的一部分,让首次聆听古筝现场演出的当地观众惊讶不已。
这两项文化活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中华文化的发展面貌与发展格局——面对世界,面对时代,面对未来,中华文化的姿态更加积极、开放,越发自信、从容。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受访的十九大代表看来,文化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关键是要认真领会好,深刻把握好,全面落实好。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土壤
10月20日,“江苏·镇江现代扬剧北京展演周”在京开幕。展演剧目中,《完节堂1937》歌颂了中华儿女抵御外侮的抗争精神,《花旦当家》展现了民间艺人守护传统文化的担当精神。
文化之盛,在其坚韧。其中既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也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彰显了信仰的重要性。”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晓云代表说,文化和信仰紧紧相连,它关乎人民的福祉,也是民族精神的土壤所在。对文化有自信,人民就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
“‘空口袋’是立不起来的。”黑龙江日报全媒体新闻评论中心主任徐明辉代表形象地说。在她看来,少数热衷于大投资、大制作的文化产品,由于缺少精神指引,无法走进受众的心里。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文化建设,就要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文化如涓涓细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江西省赣州市文化馆馆长李媛媛代表说,多年来,通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必要的科技、文化、生活百科知识等,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让老百姓感受到文化的温暖、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春风化雨,润泽百姓;文化也是长风破浪,济世出海。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华文化正在步履铿锵地“走出去”。
“文化强,民族强。如今出国演出,观众数量越来越多,好多外国朋友都想亲身体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是时代的机遇,我们这代人有责任抓住这个大好机遇,让中华文化扬帆远航。”中国文联副主席、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代表说。
让传统文化“老树发新枝”
10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决定对13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5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27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工作开展评估检查。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检查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的保护情况,以及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情况。
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都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延绵不绝的“秘密”。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熠熠闪光,生生不息。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代表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属于底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也最具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心中的最大公约数之一。
“文化是跟随着人的,融化在血液、骨髓、基因里的。”孙晓云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标志和象征。3年来,她出版了传统文化主题的书法作品——“中华国学德育经典”系列丛书的“四书”合集,用小楷抄录近7万字,呈现在老式信笺上,醇厚的书卷气扑面而来,“明年我还会推出美育经典系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王艺代表看来,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是新时代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有利于塑造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结合点,赋予新的时代气息,是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时代,传统需要焕发出新的光华,也就是要着力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文军代表说:“我们应当抓住机遇,保护并传承好传统技艺。同时,也要与时代合拍,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我们要着力推动传统宣纸文化企业从生产型转向文化旅游型。”
“文化建设要‘明道’,就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最终实现美美与共,让文化葆有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徐明辉说。
文艺创作要唱响时代精神
连日来,众多题材的国产电视剧在全国集中展播:有讲述1927年至1932年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历经千难万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胜利之路的《寻路》;有讲述科学家黄大年回到祖国,带领团队投身科研真实经历的《黄大年》;有讲述中国维和军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故事的《维和步兵营》……
推动文艺创作的繁荣兴盛,是时代课题,也是历史使命。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文艺离开时代绝对不行。艺术品就是时代的作品,文艺创作要唱响时代精神。”孟广禄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就要创作出属于新时代的新作品,更好地捕捉与满足新时代人民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让文艺工作者更有底气,更有信心。“以前我们的工作条件很简陋,现在有了中央的支持,创作激情、精神面貌也随之明显改善。”楚剧表演艺术家彭青莲代表说,现在自己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为老百姓创作更多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待。从“高原”到“高峰”,文艺工作者正在攀登。
北京绿谷小香玉艺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小香玉代表带领师生,排演了一出儿童版大型豫剧《花木兰》。通过这次舞台实践,她希望将“讲台、舞台、平台”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在排戏时,孩子们能从中学到花木兰的勇敢、善良和孝顺父母的精神,在戏曲创排中体会吃苦耐劳、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最终在舞台上传递传统文化精神”。
“文艺工作者要开足马力,想人民之所想,力争奉上最好的精神食粮。”孙晓云说。
《光明日报》( 2017年10月24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