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杨宏志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为推动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上好新时代思政课,要着重在五个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注重思想引领,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上好新时代思政课,最根本的就是要高度重视思想引领,扎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把这一思想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坚持不懈用它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要侧重加强理论阐释、价值引领、精神塑造,讲清楚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其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在领略、感悟其深邃思想性、理论性、智慧性中深化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思政课教师要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自己要学深一层、学精一步,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用心、用情、用力。
注重目标引领,紧紧瞄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才兼备,方堪重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学生政治品德不可替代的主要课程,思政课要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注重使命担当,理直气壮上好思政课。思政课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思政课教学方式、手段创新不够等问题,思政课一度陷入被边缘化的窘境。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责任,学校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体制机制、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各有关部门必须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强大合力。
注重创新驱动,着力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新时代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方式、改进手段、拓展渠道、推进课程思政、形成协同效应,努力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面对网络信息化时代,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也是必要手段,组织策划一批短小精致的思政节目,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播,以讲故事的形式、可视化的表达、差异化的传播、互动式的交流,提升思政教育的传播率、时代感和吸引力。
注重关键能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讲政治。思政课教师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其次要讲学习。全媒体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和便捷,仅靠几本讲义做教书先生的时代早已过去。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带着责任学、带着情怀学、带着使命学,通过持续广泛学习,综合吸收运用,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把道理讲清楚、说明白,增强学生在思政课上的“获得感”。再次讲师德。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课上怎么说,更在于课外怎么做。思政课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必须按照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学校要着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环节,突出师德关,强化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最后讲实践。思政课教师必须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既要深挖理论“源头”,也要引入实践“活水”。学校要有计划地分批分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到基层,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汲取养分,为学生成长提供滋养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