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网络思政>> 正文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时间:2019-12-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素矿 摄影: 编辑:王启兵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 李素矿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场深刻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建设好课程思政,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关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加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立德树人实效的重要标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到每门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无缝衔接,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至关重要。

一、强化育人育才统一,筑牢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而课程是为培养人服务的,课程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一门优秀的课程承载着知识、能力、品德和价值,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立德树人是建设开发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课程思政,不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另起炉灶另辟蹊径,而是要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德育要素”,确保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每个教师担起立德树人职责,每门课程融入德育元素,每项教学活动体现思政功能,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所在。这既顺应思想理论和科技发展趋势,也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成才规律。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础。课程的政治属性、思想价值和目的意义是课程思政建设题中要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用课程思政来破解当前影响制约立德树人实效的“痛点”,克服和杜绝思政课中重学理逻辑而轻价值引领、专业课中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轻德育传导、思政课育人与专业课育才“两张皮”的现象。学校要着力解决好每门课程定位是什么、为什么开设、怎样建好管好;教师要科学诠释好课程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教好;学生要认真回答好所选择课程学什么、为什么选、怎样学好用好。进而发挥思政课的重要作用,注重激活专业课德育元素、释放专业课育人之效能。推动人人讲德育、课课有思政,让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德育味”更加浓郁。

二、重构全要素育人,优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思政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铸魂,在于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和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要求在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中,协同塑造大学生品格、品行、品味,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职业习惯和生活常态,涵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找寻实现人生追求的最佳途径和责任选择。从而体现各门课和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实现知识内化与品德提升和谐统一,价值观塑造与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有机统一。

  专业课与思政课知识要达到融会贯通。一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延伸并融入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把思政元素埴入专业课程,实现专业课中有德育,在专业教育的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着知识底蕴,促进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育相融合、与专业学术研究相融合、与自然科学类学科相融合。二是利用教材、教案、讲义、讲坛等载体和鲜活案例,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一贯之,与党情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相结合,与实际生产劳动和生命生活相结合。专业课程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相联系,教导学生将知识、能力与劳动实践、日常生活相结合,更要强调科学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涵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提高专业兴趣,明确社会责任。

三、统筹教育教学资源,平衡课程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关系

  教材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具有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和政治性。课程教材的实际价值目的明确且十分具体,它不仅传递理论知识和方法技能、传授方法论,还同时传授正确价值观、传播政治思想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科学发展、时代更迭,需要教材内容及时更新完善。严把教材质量第一关,在教材建设中应考究德育元素,把思政作为每本教材的基本要求,形成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监测点。及时把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植入教材教案,融入学科专业和每门课程,融入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教学评价环节,融入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形成个人与社会、科学与人文、人类与自然相融合的最大效应。

  课堂是激活教材、思想引领的主渠道。一是推动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课堂教学中探讨使用触觉、听觉、视觉立体式、鲜活的教学方式,用启发式探究式唤醒学生学习热情、掌握学习方法,切忌吃老本、说老话、走老路、用老套,杜绝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简单灌输。教师要讲清楚育人育才的基本政策、基本方针和基本方略,讲清楚理论知识的历史渊源、内在逻辑、科学内涵和独特价值,讲清楚课程独特的行业价值、历史内涵、文化诉求的学术价值,讲清楚代表人物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和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讲清楚独特的学习经验、人生体悟、事业感受。二是通过劳动实践教会学生全面完整系统地认识事物本质、认识世界,客观对待自然事物,善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在动手实验中深化认识、提升感悟、锻炼成长。帮助学生从内心树立起追求真善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领悟科学中协作、友爱和宽容的人文情怀,传承独立思考、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

四、打造学术共同体,淬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个整体,不可偏废。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更直接,是课程德育元素的激活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其学术质量和教学活动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学生处于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段,会有不同的认识,课程思政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深入,追求学习实效。

  教师和学生是两个重要群体,构成学术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和谐的关键是教学相长,要求教师和学生携手寻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进步之真理。一是组建跨学科教育教学团队,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多学科交叉交融。思政教师注重把思政教学的价值体系转化为专业知识体系、创新能力体系的学习动力,专业课教师注重把专业教学的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的专业情怀,共同坚守与传播人间正道,把德智体美劳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田,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美好愿景。二是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活动、教育实践中,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自然而然、润物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提高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关系的正确认识,增强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三是把学生参与度、获得感作为检验课程思政实效的标准。教育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辨明学科研究方向,厘清学术发展前沿,严谨科学思维逻辑。引领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爱学爱习,做到价值取向与党与祖国人民同心、学术方向与政治方向同向、学术卓越与思想卓越同行、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同在,成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