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国家保护着我,如今我已成人,也要去保护我的祖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在见证了这一场危机与奇迹并存的历史后,我们应该铭记这一年——磨难与勇气并存的2020。”11月16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的公共教室,应用化学专业2017级的谢誉同学面对在座的150余名师生动情地说。在这里,谢誉与其他两名《我在湖北》的学生作者一道,与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中青三代名师同上一堂抗疫精神思政金课。
湖北籍的谢誉同学讲述她在家乡的抗疫故事(任鹏摄影)
近年来,着力打造全新思政金课已成为上海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在湖北》由100篇疫情期间身在湖北的上海师范大学师生亲历故事组成,不久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百篇文字,绝大部分作者是“95后”,还有38位“00后”。
上海师范大学党委利用书中涌现的生动故事和先进事迹进行思政金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老、中、青三代名师领衔,学生作者组成“青年有责·同心战疫”宣讲团,集体备课,以青年视角、青年话语宣传抗疫精神,引导青年学子深刻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
宣讲团成员、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研究生吕焕的家乡在湖北省襄阳农村,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和弟弟报名志愿者,挨家挨户地对全村200多户村民上门体温检测。“这不仅是工作,更是责任。”说到这里,吕焕禁不住动容,“虽然测量体温既耗时又有一定危险性,但是全村人的安全在我的心里高于一切。经历了此次疫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的意义,那是一种国在心中沉甸甸的挂念。”深情的告白,引起了在座师生的共鸣。
“大家关注过没有?像吕焕同学一样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中,有多少和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年?在支援武汉的4.2万医护人员中,有1.2万都是90后、甚至00后。”上海市思政课比赛特等奖获得者、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郭力源现场点评,“自利的一代,个性张扬的一代,二次元的一代……我们不要给他们再贴这样的标签。我想说,在抗疫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体现了深深的家国情怀。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90后青年是敢于担当的一代,是能够依靠的一代。”
周中之教授与同学们交流互动 (任鹏摄影)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张志丹教授、全国优秀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中之,分别就抗疫中的制度优势和志愿服务精神与同学们分享,并对诸如爱国主义作用的发挥、新时代青年学子的使命和气质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听同学的抗疫故事,亲切,朴实,感动;听老师的精彩点评,提升,领悟,自豪。通过这节传递抗疫精神的思政课,我被同学们在疫情中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影视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李纳米同学说。
“在90后开始保护世界的同时,我们00后青年大学生也应该展现自觉性,成为敢担当、能依靠的青年力量。”同为影视传媒学院的王文娜同学也在课后深受鼓舞。
郭力源感到,这次金课与平时的思政课有很大不同,同学们看到自己同龄人的抗疫故事,会感觉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榜样的力量更加强烈。“这堂金课最开始的题目是‘三代名师共上一堂课’,后来我们意识到,学生才是奉献的主角,我们只是在他们的基础上加进去一些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所以改成现在的‘师生同上一堂课’。”
老中青三代教师,用自己的真心感悟,为家国情怀与奉献精神赋予了历史的纵深与时代的传承。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鹏 曹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