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网络思政>> 正文

发挥“云思政”优势

时间:2020-12-18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摄影: 编辑:王启兵 上传: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作者: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楼俊超

  高校的思政工作不缺教材内容,瓶颈在于有效育人的渠道形式。上半年疫情期间,高校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体探索新形势下的“云思政”工作模式,将思政工作的传统教育优势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势能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云思政”不仅是疫情期间思政工作的短暂替代方案,也是未来较长时期思政工作的良方。

  发挥“云思政”优势,用好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实现全员育人。思政教育的首要主体责任在学校,但是教育资源并非局限在校内。因此,一方面要强化校内教育主体在网络思政工作方面的行动自觉,积极挖掘网络思政工作的教育元素;另一方面“云平台”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邀请更多异地甚至海外的优秀校友、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通过网络直播或录播,与校内学生就国际形势、社会发展、职业选择等方面展开交流。讲座视频资源再通过“云平台”共享扩大有效覆盖面,以惠及更多学生。广大师生也要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生态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和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发挥“云思政”优势,把握入学、在校、毕业三次契机实现全程育人。思政教育的连贯性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育实效,因此在高校学生入学、在校、毕业的各个阶段,思政工作必须抓常、抓细、抓长,任何一个阶段也不能松劲。一要入学帮一把,帮助准大学生多做学前预习。高校可为新生量身定制学习“云平台”,通过慕课教学、实景地图等网络技术帮助新生提前了解校史校情、熟悉大学环境、适应学习氛围。辅导员、班主任和学长学姐等可以运用网络社交媒体提前联络对接新生,就军训、入党、选课、社团活动等进行经验分享并答疑解惑。二要在校提一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思政教育主渠道。要形成以思政课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骨干、专业课程为支撑的“课程+思政”同心圆。三要毕业送一程,为毕业生多做有效助攻。搭建“云平台”助力学生就业,引导毕业生将个人理想奋斗更好融入国家发展。

  发挥“云思政”优势,善用线上线下两层平台实现全方位育人。高校思政工作要全方位融入学生学业生活。一要创新思政课程。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开展“互联网+思政”的融合探索,做到上通天线、下接地气。要有效掌握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动态,推进师生之间“点对点+面对面+键对键”的直接沟通。通过“云技术”“云资源”拓宽理论教学视阈,利用实景地图等实现在教室内也能进行“亲临实地”的实践教学。二要搭建网络社会实践育人平台。搭建“云”上社会实践信息平台,设置实时监督和考核机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感动、感悟、感恩。三要网络思政精准引领。学生在哪里,引领就到哪里去;学生有什么需求,就开展什么样的工作。加强重大活动和关键节点的思想引领,减少网络负能量和不实信息。多关注校内论坛,因为校内论坛是反映校园舆论的第一场所。同时,要在建设“两微一端”基础上,尝试入驻大学生常用的网站和APP,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面对时代潮流,我们必须勇于革新,将懂网、用网确定为基本功,在“云思政”上下足功夫,做深、做细、做实“互联网+思政”混合教育模式,更好地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引领学生、发展学生。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