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行相统一是培育弘扬之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读后
作者: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杜飞进
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厚厚14本,430多万字,感觉很有分量;从2014年6月启动这项工作,到现在出版,也就半年时间,感觉很有效率;最近几天抽空翻阅,读了某些章节,感觉很有见解。当前,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这套丛书的出版正当其时。
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后,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又反复强调了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办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后,各地各部门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竟是一项塑造灵魂、改变人心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那么一股韧劲儿。看过这套丛书的一些内容后,我想到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需要把握的三个问题。
一是如何做到“知”不跑偏,让人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认知,将科学认知作为先导、作为基础。王阳明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可见“知”对“行”的重要性。现在,各地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抓“认知”这个环节,大街小巷上的各种横幅标语、不同媒体上的各种公益广告,都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12个词,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有些词的涵义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但越是如此就说明这些词越不简单。像“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西方社会一直在讨论,而且是跟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紧密相连的。现在,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提出了这些范畴,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范畴的内涵?我们主张的社会主义自由观、平等观、公正观、法治观,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观、平等观、公正观、法治观之间的区别又在哪里?这些问题必须在理论上阐述清楚。如果在阐述上跑偏了,就很可能陷入西方“普世价值”的陷阱。现在,有的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西方价值观中搬过来的,或者认为我们提出的这些范畴根本没有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质疑,与我们没有在理论上让人们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很大关系。再比如“爱国”这一范畴。爱国我们天天讲,但其内涵应该怎么讲,似乎也是需要我们细加考量的问题。对“爱国”的阐释如果跑偏了,就很容易使爱国主义变成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下中国正在崛起的大背景下很容易招致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猜忌。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这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丛书》,每个词一卷,对每个词的解读基本上都有一般的概念界定、西方的相关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阐述以及我们党的理论阐述,解释得比较深、比较透,对于人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是如何做到“情”不走虚,让人们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知行合一”,但实践中知行分离、知行脱节的现象也多有出现。一些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践行、不付诸行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知与行相脱节的现象,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情感上形成真正的认同。情感是人的心理结构的核心部分,人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同样也是如此。如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仅有知识上的认知,而无情感上的认同,又怎么可能有生活中的践行呢?我记得王燕文部长2013年10月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发表的《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振社会精气神》一文里,就曾深刻分析过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知行脱节现象及其成因。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同样存在这一现象、需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做得“更深入人心”,要求“落细落小落实”。深入人心怎么深入?关键靠情感认同。没有情感上的认同,深入人心就无从谈起。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当前既面临着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从有利条件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特别是民生持续改善,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党风政风及社会风气气象日新,整体形势向上向好、催人奋进。人们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衷心拥护,对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高度认同,对我国发展的前景和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毫无疑问,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得到人们情感认同的最坚实基础,也是最有利条件,对此我们应有高度的自信和自觉。从面临挑战看,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甚至出现不少价值认同上的冲突。要在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多样多变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现在,各地在强化情感认同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但有些还是比较注重形式、忽视内容,达不到以情感人、直抵人心的效果。如何在促进情感认同上不走虚?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按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让人们在实践中能感知、能领悟,才能真正达到情感的认同。关于如何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这套丛书已有一些涉及,但还可以组织力量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三是如何做到“行”不落空,让人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目的是要落到人的行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是手段、是过程,外化于行是目的、是结果。一般而言,有了科学的认知和情感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应该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之事。但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毕竟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的价值观到底改变了没有,到底改变了多少,这很难直接作出判断。加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范畴,大部分比较抽象,难以具体细化为可用以评估的指标体系,因而就很容易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上落空的现象。现在,一些地方在总结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地区已经深入人心、外化于行、蔚然成风。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和判断往往需要打点折扣,不能估计过高。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们要防止把工作的手段作为工作的目的,把工作的过程作为工作的结果,否则就可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行”上落空。这套丛书,专门设立“实践篇”,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本质、实践机理、实践难题、实践生态,探讨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上,这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同时,我也建议丛书编委会下一步重点关注一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制度建设的关系,专题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制度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应该说,制度建设总是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诉求的,许多价值观诉求也往往可以而且需要固化成为制度。比如诚信,它是一种价值观诉求,但也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比如敬业,它是一种价值观诉求,也是职业场的基本守则。通过制度规范来体现价值观诉求,通过制度权威赋予价值观以力量,就能让核心价值观在“外化于行”上不落空。也正因如此,中办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可见,在这方面还有大量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有大量的疑问需要我们去回答,有大量的实践探索需要我们去总结,有大量的制度设计需要我们去谋划,希望参与这套丛书写作的专家学者能在这些亟待研究的问题上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综上所述,知、情、行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三个环节,只有做到知不跑“偏”、情不走“虚”、行不落“空”,使之统一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容和生动实践,熔铸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历史进程,才能真正培育好、弘扬好、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