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外交”已经过去40年时间,但中美两国仍然在南海、东海、贸易、汇率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摩擦。或许,一位老人的智慧仍然值得关注。亨利•基辛格开口说话,全世界仍会倾听。美国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顾问Aaron Friedberg指出,基辛格“也许是二战结束后制定美国外交政策方面最有影响力的人,而且是最多产的一位”。他所评论的正是基辛格的新书《论中国》(On China)。据了解,该书简体中文版将于2012年国庆期间在全国上市。这是出版界也是外交界和思想界的一件盛事。
基辛格在2011年5月27日迎来了自己88岁的生日,其重磅大作《论中国》也在这一天在美国各大书店正式上市,引起各界普遍反响,并迅速荣登亚马逊排行榜前十。《论中国》简体中文版的隆重上市,将成为十八大之年最值得关注的一部引进版著作。
作为公认的第一位叩动新中国门环的美国高官,作为过去40多年中出访中国50余次的资深外交家,有着“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之称的基辛格,首次以专著的形式系统阐述他关于中国的见解,用厚达600多页的大部头告诉世人:当今平衡全球力量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应该如何相处,美国又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基辛格过去的十多本专著,主要以论述外交政策为主,也有记录他白宫生涯的作品。而这一次,基辛格更像一位历史学家,以学者的眼光去解读近代中国的盛衰变迁。一直以中央王国自居的中华文明,在鸦片战争之后遭遇诸多困境,基辛格以理解的心理解释说,中国最终能够度过风暴,有赖于“外交官的分析能力和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文化自信。”这位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从围棋文化、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中,探寻着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基辛格说,“我欣赏中国人,以及中国人的耐性、敏锐、家庭感以及他们代表的文化。”
这本书的下半部以更大篇幅讲解了基辛格眼中的当代中国外交史。现年89岁高龄的基辛格本身就是一部活历史,作为诸多重大外交事件亲历者,他在书中首次披露和还原了他40多年外交生涯中的一些历史场景和细节,特别是41年前惊心动魄的秘密访华48小时,以及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的深入交往。对几位中国领袖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思想分析丝丝入扣,精彩绝伦。同时,他试图通过本书揭示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机制和决策背后的文化传统与主导思想,特别是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做出了深度解读。
鉴往知来,本书的最终落脚点,仍是为今天的中美关系谏言献策。当前,中美两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成了互相依靠的经济大国,在基辛格看来,这样的态势也给双方出了个难题,因为两国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下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一时还找不到一个能够统领一切的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他在《论中国》的结尾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词——“太平洋共同体”。在他眼中,中美关系的恰当标签应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伙伴关系”。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完全赞同对方的目标,也不假定利益完全一致,但双方都努力寻找和发展相互补充的利益。
基辛格在《论中国》最后指出:双方的领导人有义务建立共同协商、相互尊重的传统,如果说40年前的中美建交是“撼动世界”,那么40年后,中美应该学会同心协力,共同“建设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