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总结:对中国经济的精妙解读
——评《解读中国经济》
作者:邸晓燕,经济学博士(后),《经济思想史》(布鲁)、《美国经济史》(休斯)译者。
《解读中国经济》是刚刚卸任世行副行长、回归北大任教的林毅夫教授的著作,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林毅夫教授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得博士学位,芝加哥大学是经济学人向往的地方,光经济系就产生了22位诺贝尔奖得主,是信奉“自由主义”的芝加哥学派的根据地。拥有令人艳羡的教育背景和深厚的理论积淀,林毅夫教授在中国学习、执教多年,亲身经历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够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实践娴熟“无缝”地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发展着经济学理论。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所谓深入,才得浅出,作者将精深理论、发展实践,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娓娓道来,让万千读者有幸聆听北大著名教授的讲演,栩栩如生,精髓毕现。作者凭借对历史的熟稔,对中国经济的准确把握和感知,引领读者穿梭于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沉浮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全书“主要探讨了中国在近代由盛转衰的原因,以及此后几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复兴民族大业所作的努力、所遭遇的挫折和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第244页)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教授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第231页)因此,林毅夫教授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第241页)相应的,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不达。与国家要素禀赋相适应的、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布局,加上政府提供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处于其中的企业才可能有自生能力。如何提高企业的自生能力?今年7月份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强调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这本书对很多人关心的中国经济问题,都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并做出了见解深刻的解答。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无可匹敌,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教授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第244页)在对很多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也给出了现有的几种解释及争论。这对于我们全面了解一个问题,非常有帮助。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而林毅夫教授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是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林教授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接触西方经济学知识,很多人信奉“最小政府”,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越好。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是市场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书中提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最小的政府’并不是最优的选择。”(第114页)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政府有能力、有必要发挥适当的作用:收集和提供信息、协调、对企业进行外部补偿。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政府怎样才能保持合理的“度”?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这些问题仍然在困扰着人们,墨守成规与矫枉过正都不是理想之道,终归还是要根据自身实际、形势发展所需而不断修正。
本书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内容不仅仅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很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都细致准确地概括呈现给了读者,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制度的起因与演变历程。这本书甚至对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必读读物。
与教科书不同的是,每一章都深入浅出地、毫无生硬之感地告诉你事情的来龙去脉,环境背景。我读书的时候,很多教材,都是通篇的概念、推理,对“它是什么”施以浓墨重彩,而对“当时为什么这样”并没有很好地解释和说明。比如,现在人们眼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不合理的,束缚了生产力。与之相应的短缺、凭票供应等现象,在今天看来,是非理性的,甚至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本书作者给读者讲清了背后的逻辑:1952年以后,我国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是国际国内形势所需,在资源少、资金短缺的农业国基础上发展重工业,宏观上价格扭曲、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这样“三位一体”的经济体系是彼时最优的制度安排。知识灌输式教育很容易让人养成非此即彼的僵化思维,丢掉很多背景因素。培养“圆润”的智慧,本书会大有助益。
周围很多人是博士,读书读了20多年,最怕别人说自己是书呆子,在我看来,书呆子甚至比“灭绝师太”更令我难以接受。我敬仰的一位学者型官员,曾经面对我的提问,教导我:一定要从“呆子”变成“不呆”。把书本上的理论搬来搬去,或者,只茫然地问别人为什么,是“呆子”;在疑问的基础上,自己去思考、琢磨来龙去脉,才能成“不呆”。我拿起很多书的时候,都感觉到,正在被摧残成“呆子”,因为它们只云山雾罩地告诉你一堆现成的“结果”,叫人无从下手去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的合理背景是什么,而读这本书,则能跟着林毅夫教授的思路去走,提供给读者“模仿性”思考问题的模板,用一个个真实案例教会读者如何思考、剖析现象。“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在了解中国经济历史与现实的同时,还能够学会思考问题、解决疑惑的方法,竟是意外的收获,由此看来这本书可谓物超所值了。
由于风格及目标读者定位所限,本书虽然在内容上亮点频现、精彩纷呈,但并不那么学术化。如果读者想藉此系统学习严格、完整的经济学理论,可能会略感失望。不过,很多章节的内容都基于林毅夫教授已发表的学术性论文,刊登在世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