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聚焦点
严书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地位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面临着新的突破,我们已逐渐聚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丰富,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聚焦点,需要通过必经的环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中国人民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现实,又是他们美好的向往。这样的理想能凝聚最广大中国人民的心。“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中国人民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沧桑巨变的历史中深刻体察到这个真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联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且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因为它体现并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近代以来的中国先后面临两大历史课题:一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解决第二大历史课题即实现第二次结合过程中虽然我们也走了弯路,但是我们能够自己纠正错误,60多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历史地必然地联系在一起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中国人民的心,可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可以实现政党关系和谐、宗教关系和谐、阶层关系和谐、民族关系和谐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共同理想不但历久而且弥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
如何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解决标准问题。最基本的标准至少有这两条:一是它应最能反映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而且是优越于其它主义的价值观;二是它应是跨越时空的。也就是说它虽然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首先提出,但是为后人不断发展,是最能体现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我们认为以下四个观点(或称概念)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主。这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民主问题,把民主与工人阶级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实现工人阶级奋斗目标的第一步是“争得民主”。那么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是不是可以忽视,甚至不要民主了?决非如此。列宁有句名言: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恩格斯晚年曾针对党内民主状况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争取民主自由,首先应当在党内享有充分的民主,充分的批评讨论的自由,“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仅仅是为了在自己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由吗?”邓小平指出,“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现在,我们共产党人是把民主的话语权拿回来了,但是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还做得不够。今后我们要继续高度重视并切切实实地搞好民主建设。正如毛泽东说过的,我们充分地发扬了民主,就能把党内、党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此,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必须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平等。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公平”和“平等”都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两者联系紧密,又有区别。今天我们讲的公平实际上是马克思、恩格斯讲的平等的延伸。马克思、恩格斯更多或更重视强调平等。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包括三个要点。一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真正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恩格斯在1884年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论述了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辟认识。(可惜不少人不重视这段论述)恩格斯认为,在古代社会即原始社会中人类就已经出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萌芽。但是,进入私有制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后,自由、平等、博爱就蒙上了虚伪的面纱。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才能实现“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二是科学社会主义讲的平等,最主要的是指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无产阶级提出的平等有双重含义:第一,消灭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不平等;第二,吸收和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某些正当的平等要求。马克思还认为,只要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人类社会就仍然处于史前史,就无平等可言。三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平等及平等的实现是不一样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能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认为,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还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集体主义。从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看,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提出对于冲破封建专制思想束缚,是一种解放,是伟大的历史进步。但资本主义价值观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不否认个人利益基础上强调要以集体为本位的,即集体主义的。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过集体主义这个提法,但他们是有这方面丰富思想的。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充满了集体主义的思想。他指出,“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集体主义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他们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反驳了种种对社会主义的攻击和歪曲时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集体本位取代个人本位是由于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结果。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在意识形态中的升华。恩格斯曾将这个核心价值观表述为: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且使两者处于一种公正而和谐的关系中。集体主义这个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成为人类社会中极其先进的价值理念,影响和鼓舞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届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用集体主义这一核心价值观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其重要的内涵。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能体现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他们多次用自由人的联合体来界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1894年1月3日,意大利友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恩格斯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对旧纪元所作的界定,即“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恩格斯在回信中指出,马克思是当代唯一能够与但丁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社会主义者。对于卡内帕的要求,恩格斯指出,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中,全文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今天我们党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核心价值观的高度重视和努力践行。
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家的共识。因为这是一种最高的社会境界,是今天的人们难以完全想象的。列宁曾经说过,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是我们今天的生产力,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不是我们今天的庸人。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但不会影响别人,而且还是别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和谐社会吗?江泽民在2001年的《七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里没有加“自由”这两个字,是恰如其分的。因为在共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