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队伍建设>> 正文

“师德建设工作案例大家谈”获奖征文:把“烛光”照进学生的心里

时间:2014-01-07 来源: 作者: 摄影: 编辑: 上传:llk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生工学院 雍晓雨

身正为范,德高为师。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是教师的执教之本。我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只有具有崇高师德的教师,燃烧后释放出来的才是正能量。只有将“烛光”照进学生的心里,才能在自己熄灭以后,仍然能够引领学生行驶在正确的航道,照亮学生的整个人生。

教师是职业,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更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德感人,身正为范;以才传人,学高为师;以言导人,诲人不倦;以情育人,亲切关心”。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具有高尚师德的老师,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要把所有的心思放在教育上,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教学中应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多听取优秀老师的公开课,时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争取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在学术上,要积极钻研,保持与时俱进,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要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而且身教重于言教,要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以示学生,培养学生热爱科研、尊重科学、积极探索的学术规范。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人生观、世界观等。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对学生正确引导,为其提供多元选择的教育,而非一种模式的“同化教育”,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等,让学生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教育也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作为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大学丰厚的人文环境、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各类课内外活动,提高其沟通、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交谈等非正式交流沟通的机会,亦师亦友的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引导学生主动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树立人生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式。

教师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例如我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时,特别注意自己语言的文明礼貌,学生回答对了我会说感谢你的精彩回答,学生回答错了,我会轻声说请再想一想,你一定会找到正确的答案的。有时候自己课上出现错误,我会诚恳的向学生说声对不起。相信我的这些做法也影响了自己的学生。

教师应摒弃“以成绩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成功固然可喜,但是失败的人不一定没有付出汗水。在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努力与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亲和力。教师要常与学生交流和接触,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教师应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赞扬,激起学生进一步的求知求探的欲望。当学生受挫折时,教师应加以劝慰,从信任和尊重受挫出发,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劝慰,诱导其进行失败的经验总结,并帮其重新修订工作方案,促使其下一次的成功。

知识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全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依赖教师去落实,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依赖教师去提高,德育工作和教学管理依赖教师去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学生素质能力的优劣,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只有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队伍,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燃起他们进步的火花,完成“立德、树人”的双重教育职责。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