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思政网>> 身边榜样>> 正文

第八届“师德十佳”——姜岷

时间:2015-09-08 来源: 作者:毛德宇 陈欣 刘泓靖 摄影: 编辑: 上传:llk 阅读次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中查看。

道是无为却有为
———走近校第八届“师德十佳”姜岷教授

他,在实验中一丝不苟、潜心钻研;他,在教学时严谨务实、生动有趣;他,在生活中待人和蔼、为人亲和。他,就是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校第八届“师德十佳”获得者———姜岷老师。为人师表 育人有方姜岷老师每学期都担任学院的课程教学,主讲《发酵与酶工程》、《科技英文文章写作》、《生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以及《生物工艺学》与《BasicBiotechnology》双语教学课程。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可难不倒姜教授,因为他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化繁为简”的能力。“老师能把多且复杂的知识有条理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清晰、明确,使我们的思路一下豁然开朗。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姜老师会挑起一些话题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比如他会说起他在韩国求学的经历,说起他在韩国因语言不通而闹出的趣事,不仅介绍了韩国的风情,也拓宽了我们的眼界。”在姜岷教授的实验室,正在做实验的研究生钱秀娟如此介绍道。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姜岷教授深谙教育之道,他甚少直接教学生什么应该做,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立身行范,来影响学生。姜岷教授的科研助理张敏老师介绍说:“姜老师一早就会来到实验室检查;晚上很晚的时候,依然留在这里,指导我们进行实验。他不用语言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我们要认真负责、倾心实验。”

“老师上课时的气氛一直很活跃。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出‘如何从源头治理雾霾’这个问题,台下同学们就开始热烈地讨论,有人说利用光能,也有人说利用核能……最后老师提出‘其实生物技术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然后就向大家介绍生物技术,开始课堂教学。”同是在姜岷教授实验室做实验的博士生吴明科说道,“姜老师一直都和我们同甘共苦,有时到晚上十一点了,他还会坐在办公室里写材料、制作PPT。跟着姜老师做研究,我学习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潜心科研 严谨治学工科强调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文科注重的是一种哲学的思辩。姜老师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工科教授却对古典国学有着深深的爱好,并借其中的哲学思辩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不违反自然,而无不为就是不主宰自然。“我和姜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国学’。”吴明科博士介绍说,“《道德经》、《周易》等,姜老师都有所涉猎。老师想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在实验过程要如实地记录试验现象,而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描述处理实验数据,只有这样做研究,才是做到了尊重自然规律的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的发现和了解自然规律。”吴博士还补充说,尽管姜老师平时很亲和,但涉及到研究的时候,却十分严厉,对错误零容忍,对论文的书写格式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老师对自己最重要的影响,也是在这‘做研究’上了。”吴博士想了想,又继续补充道,“在做实验时,姜老师的那种对课题的切入方式,对整个实验方法思路的整理以及极其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是姜老师使我明白了什么是‘做研究’。”

也正是因为这种潜心科研、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得姜岷教授在厌氧生物催化方向的研究与开发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成果。他近五年来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39篇、EI3篇;申请PCT专利5项、中国发明专利63项、授权专利32项,所出版著作《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被评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及“精品项目出版工程”,并荣获中国石油与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关爱学生 无微不至姜岷老师为人十分谦和,他对学生的关心不仅是在学术上,也体现在生活中。“姜老师会经常与我们谈心,了解我们的生活,与我们谈论人生理想和规划。”张敏老师饶有兴致地介绍说,“通常我们有什么事情并不需要专门去找老师倾诉,因为姜老师总是会主动与我们交流。”前不久,姜老师的课题组招收了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学生。姜老师了解到这位同学在生活上比较困难后,亲自为他配置了电脑、买了手机,并解决了这位同学的住宿问题。张敏老师回忆道:“姜老师还叮嘱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把他丢在一边,要带着他一起活动、一起探讨、一起实验,帮助他融入集体。”不仅如此,姜老师还经常和他交谈,并及时了解他的困难并切实地帮他解决,让这位在异国他乡的国际学生倍感温暖。

“老师学识渊博,和老师讨论问题,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在科研上,老师会带领我们共同奋斗。他是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经常和我们打成一片,待人随和。要是一日不见,真有一种如隔三秋的感觉。”吴明科博士这样评价道。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姜岷老师为人谦和,待人以诚,因而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许和爱戴。

Baidu